APP下载

网络语言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探讨

2015-06-30陈勤宝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7期
关键词:用语中职作文

陈勤宝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随之提升。就中职教育而言,鱼龙混杂的网络语言如同一把双刃剑,给中职作文教学带来的影响也是喜忧参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对中职作文教学的影响,同时,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语言发挥其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中职作文教学 积极引导 规范使用

古人云: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如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我国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视为传统教学的三大基石。但是,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新兴技术之间的冲突也日渐明显。例如,众所周知,21世纪是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强烈的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下面本文就网络语言对中职作文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网络语言影响范围广泛,使用情况喜忧参半

网络语言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文化,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多元性等特点,对中职作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萌动期,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模仿新生事物等特点,网络语言的时尚性、新颖性无疑对中职阶段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在生活、写作中乐于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中职作文教学是规范学生用語习惯、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由于学生长期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其在进行写作时会不自觉的将网络用语运用到作文中去,便出现了用语不规范、谐音字混用、错别字连篇等情况。如:当老师对学生作文中的用语进行规范时,学生常常以网络用语是正确的作为挡箭牌而不愿更正。例如:很多网络广告用语中用到步步为赢、默默无蚊、爱不湿手、天尝地酒、骑乐无穷、鳖来无恙、一步到胃等等,虽然网络用语别出心裁的对用语改头换面,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对中职作文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在作文中常常采用成语来表述,但是却常常因错别字连篇而影响了整篇文章的效果。

二、区别对待网络用语引用,不能“一刀切”

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强、随意性高、逻辑关系差、规范性不高等特点。如正如人们日常口语一样,网络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侧重语法运用、逻辑关系和意境表达,与此同时,很多网络语言为了突出自身的新颖性、灵活性通常会尽可能的压缩语言,常采用倒装、省略等形式来表达内容大意。此外,拟声词、方言等,在网络语言中也被大量应用。如厚厚(模拟笑声)、灰常灰常(模拟福建发音)、酱紫和萱你(台湾发音),这种随意、轻松的交流方式使得网络用语在中职作文中经常出现,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指出: “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很多网络用语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常常采用英文缩写的方式来表达如MM(美眉)、CC(猜猜)、BB(宝贝);一种是英语字头的简写,如GF(女朋友)、丌(faint,晕);另一种是英文谐音,如Cu(seeyou,再见)、3Q(谢谢)。在中职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间交流时使用网络语言,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杜绝不正规的网络用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热情,同时也为作文中的不规范用语敲响了警钟。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网络语言优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很多中职老师已经认识到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易懂、概括简练、个性鲜明等特点,这也使其深受广大中职学生喜爱的原因之一。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应在作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网络语言,从而让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应倡导学生积极运用积极向上、富有生机的网络进行作文创作。如在中国好声音中出现的经典歌曲,教师可以倡导学生适度引歌入文,来增强作文的灵动、生动性。这样不仅利用了学生喜欢接受新兴事物的心态,同时也能为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起到示范作用。

曾有人说过:“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有很多中职老师认识到由于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过分排斥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若是教师对学生的用语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在作文创作时引用网络语言持宽容态度,学生也会逐步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意见进行作文创作。但是,在作文创作上对学生的宽容不等于纵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哪些网络用语是健康向上可以使用的,哪些是不规范、不文明禁止使用的。这种松弛有度、一张一弛的作文教学方式,不仅能对学生的作文活动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教育,同时也为网络语言的推广和去糟取精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结 语】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想法、沟通交流的工具,而语言工具运用的恰当与否更是对使用者素质的侧面反映。在中职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培养是“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先进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区别看待网络文化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适度引用网络语言,让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让网络语言优势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宗俊.当网络语言走进中学生作文【J】.新课程下旬,2013(06)

【2】郭秋洁.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4(07)

【3】陈兵.网络语言进入学生作文问题透视 【J】.考试周刊,2007(47)

【4】刘灿群,雷婷.网络语言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7)

【5】李镇西.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2(04)

猜你喜欢

用语中职作文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礼貌用语大家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