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清晰周的涛管理高手

2015-06-27编辑梁璐Lucky摄影江德熙

餐饮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周涛经理客人

编辑/梁璐 文/Lucky 摄影/江德熙

思维清晰周的涛管理高手

编辑/梁璐 文/Lucky 摄影/江德熙

周涛美国星期五餐饮有限公司中国区营运总监,曾多次到美国、澳大利亚学习餐饮管理

什么样的人才是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是冷厉风行的改革者、是适时转换不同角色的演员?还是事无巨细的大管家?或者我们根本不能用这些既定的词语去涵盖一个职业,每个职业经理人都应该有属于其自己的特点。就像周涛,无论从举止言谈、接人待物、衣着装束,他都无不体现出专业职业经理人特有的素养。只需要短短五分钟的时间,他便可以让每个面对他的人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这个始终面带微笑端坐、对答如流、思维清晰的管理高手,这就是周涛的魅力。

为管理而生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仅要智商高,情商也不能低,所以很多时候,管理是门学问,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其中的窍门,但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绝对带着与生俱来的管理DNA,他们是为管理而生。周涛既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末,大学毕业的周涛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京广中心酒店的招聘广告,“那个时候酒店的待遇是非常高的,记得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是270元,而且平常收到的小费甚至比工资还多,可当时社会的普遍工资还都停留在几十元,最高的也就100元。”在这种情况下,酒店招聘的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一共招聘不到100人,结果有2万多人面试。”经过严格的初试、笔试、口试,周涛在2万多人中凭借优异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京广中心酒店粤菜餐厅的一名普通服务员。虽然没有经过任何餐饮服务的培训,但周涛凭借良好的服务意识得到客人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一个月之后被调到西餐厅工作,三个星期之后,周涛已经是西餐厅服务员组的一个小组长,负责管理3-4个服务员的日常工作。1993年,也就是周涛进入酒店的第四个年头,他已经做到了西餐厅经理的位置。短短3年时间,就从一个完全不懂的外行人一举成为酒店的中层管理者,很多人都很好奇周涛是如何完成这一完美蜕变,“其实我并没有学过一天的管理课程,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管理方法,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以身作则。我是一个极其喜欢和客人交流的人,每个到店的客人我都希望能够和他们成为朋友。在为客人服务的时候,我会将他们想象成我的好朋友,如果我自己招待朋友会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那么我就给客人提供怎样的服务,一切都是从心出发,真心实意地对客人好。”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服务意识,很多时候,仅靠培训、学习等是模仿不来的,所以当周涛开始做总经理之后,选拔人才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是是否有服务意思。

打开思路 学习沟通

周涛一直是一个注重学习的人,不过相较于从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学习,他更青睐于与世界交流,打开眼界,从中得到动力和经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经花2万多元买了一个二手的笔记本电脑,当时这个价格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上网的费用也奇贵。可我觉得这笔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明白,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通过网络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成为朋友,与他们畅通无阻地聊天。我的英语也是通过与朋友聊天慢慢学会的。”在采访中,周涛反复强调,“餐饮行业最主要的就是与人沟通,和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每个从业者都要了解不同的人的性格,并能够和任何个性的人顺畅沟通。很多时候,能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是性格原因占主导。”现如今,周涛在选择员工的时候,最先做的不是了解他的履历,而是先了解员工的性格,“给他留一些小任务,看他如何完成。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一个人适不适合与人沟通。很多时候,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招聘员工的标准,性格比经验重要得多。”作为领导者,也只有了解了每个员工的性格,才能根据这个人的长处安排他做最合适的工作。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只有一条途径:沟通、沟通再沟通。

角色转换 迎接挑战

1994年,在工作中有突出优异表现的周涛被总部派往香港实习。从香港回来之后,1995年,周涛已经成为京广中心酒店的餐饮部副经理。在之后的日子里,周涛一直都在酒店担任高级管理者,工作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趋于模式化。2007年的一天,生性喜欢冒险的周涛突然觉得应该换种工作,迎接新的挑战。“总是在酒店工作,肯定是熟门熟路,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有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就在这时,国际连锁餐饮品牌时时乐向周涛敞开了大门。

刚刚加入时时乐的时候,面临身份角色的转换,周涛也一度很苦恼,“酒店在管理方面制度非常健全,需要什么数据,找到相关的人,马上就可以拿到。但时时乐不同,很多东西都没有那么完善,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周涛花费了很多时间去钻研如何与大众连锁餐饮企业的员工去沟通,并从中揣摩出一套适合的管理方法。“在酒店,即便是想拜访全部的部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可连锁企业不同,门店分布的很分散,一天能走访2-3家店已经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数据去管理人。”正是凭借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周涛在时时乐做了五年的营运总监,其中连续三年获得亚太地区的营销冠军。2012年,周涛开始在美国星期五餐饮有限公司担任中国区营运总监,同样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人尽其才 量才适用

周涛最擅长的管理方法就是用KPI(即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去进行管理。“KPI是很多国际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我的KPI一般分为几点:人、利润和发展。人指的是店面经理的流失率,一个企业想要经营得好就要有比较稳定的人员,如果人员流失率高,企业肯定不稳定,经营也不会好。所以,我会非常关注店经理的心理,解决他们实际的困难,帮助他们完成各项指标,进而让他们留在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并让他们自己感觉到留在企业的价值。另外,原料成本核算、人工成本核算、营运成本核算都要聊熟于胸。”周涛很少强硬地把KPI指标强加给店经理,他更喜欢和店经理们坐下来谈这个事情。一般情况下,周涛会根据上一年的经营状况,给出一个相对合适的指标,然后告诉经理机会点在哪里,做好了哪些地方就可以帮助实现这个指标。“比如销售方面,如果制定的指标超出了去年指标的10%,那么这时候我就会告诉经理,之所以超出去年的指标是因为今年我们要进行店面装修、品牌升级,这样一来就会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自然有机会完成增长的指标。”周涛心中明白,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定是不适用的。周涛经常跟经理们讲:“我看重的只有两点,第一:态度,态度取决一切,可以不会,我愿意去教大家,我会把我的经验、我的管理方式、模式等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只要肯学一定能学会;第二:执行力,我布置下去的任何工作,都要有结果,不能不了了之。”

猜你喜欢

周涛经理客人
做一个好客人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五月礼赞
捎你一程
不常见的客人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
Flapping Characteristics of 2DSubmerged Turbulent Jets in Narrow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