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注学生成长视角解读《晏子使楚》

2015-06-26陈敏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师引导对比问题

陈敏

[摘 要]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借助《晏子使楚》这篇文章,通过问题引导,唤醒学生的尊严意识;对比梳理,感受做人的尊严意识;总结延伸,践行做人的尊严意识。这样,课程结束之后,就能提升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问题 对比 尊严意识 教师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71

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自尊、自信的品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关注学生的成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下面就以《晏子使楚》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做人的尊严意识。

一、问题引导,唤醒学生的尊严意识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能言善辩的人是谁吗?

(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随后就开始讨论起来)

生1:我认为是诸葛亮。

生2:我认为是孔子。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对。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穿越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也非常能言善辩,并且在他的身上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品质。一会儿和他交朋友的时候,你们要注意观察,哪个同学要是能够说出这种品质,老师会有礼物!

(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到楚国了,马上就要见到楚王了,还有我们今天要见到的新朋友,就是晏子,他就是那个很聪明并且很能言善辩的人!现在我们就先分角色把我们看到的情景进行模拟一下。

(学生都很积极,将角色分配好以后,学生开始有感情地对课文进行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你们读完之后,要思考一下,我们的新朋友的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都是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设计思路】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较快地融入新课程的学习中。此外,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主旨的把握,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二、对比梳理,感受做人的尊严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的新朋友在齐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你们对新朋友遇到的问题了解吗?而我们的新朋友是如何应对的?下面我们先对文章进行以下回顾。

齐国大夫( )出使( ),目的是( )。受到楚王三次( ),晏子依次进行了三次( ),结果是( )。

师:同学们对哪段内容感兴趣呢?是不是晏子和楚王之间三次博弈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教师按照下面的格式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文章的内容)

楚王 晏子

(侮辱) (反击)

钻狗洞 狗国

没人才 下等国

没出息 强盗国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结束了对课文的梳理。那么在晏子的身上体现出怎样的品行呢?

生1:我觉得晏子非常聪明,并且十分能言善辩,总是能够将危机化解。

生2:我觉得晏子很勇敢,他要面对的人是楚王啊,可是他还是应对自如,我很喜欢晏子这样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对,现在我要为回答的同学颁发礼物了。

【设计思路】教师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梳理,让学生在比较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对比之中感受到晏子身上那种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的品行,并且将这种品行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中。

三、总结延伸,践行做人的尊严意识

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对我们新朋友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了说明,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然后板书:不卑不亢、自尊自信、聪明、能言善辩、聪明)

师:我们的新朋友身上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我们是不是应该向我们的新朋友学习呢?要是同学们在现实中遇到这样尴尬的事情,你们会如何进行化解呢?

生1:我觉得晏子身上那种自尊自信的品质我应该学习,有时候我买东西,会被别人为难,我就会不知所措。以后要是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只要我是正确的,我就要为自己争辩。

生2:有时候父母误解我,我总是很生气,但是今天认识了晏子这个朋友之后,我就知道应该跟父母讲明白,来化解父母对自己的误解。

【设计思路】学习的最后,总结和讨论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能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反思,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化,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从而将自尊、自信的品行融入自己的生活行为中,真正树立起自尊的意识。总之,通过对课文主旨的分析和对实际的联系,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教师引导对比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浅谈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探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