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画书之《在森林里》解读

2015-06-26彭懿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5年6期
关键词:艾斯图画书玛丽

彭懿

或许有人会说:《在森林里》这样的故事谁写不出来啊——不就是一群动物跟在一个小男孩的屁股后面,在森林里热热闹闹地大游行吗?

可是如果这么说就错了,这本书远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

比如,你能回答得出下面这一连串的问题吗?为什么小男孩要拿上一只新的喇叭走进森林呢?为什么狮子要拿上梳子、大灰熊要抱上花生和果酱、袋鼠要带上鼓走呢?年迈的灰鹤是谁的象征?兔子又是谁的象征?为什么小男孩格外担忧兔子,而它却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紧跟着小男孩?……

这是玛丽·荷·艾斯接近五十岁时的作品,可以说,这本书,她从童年一直写到了第二任丈夫溘然长逝。

她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有湖、有森林的小镇,她回忆说:“我孩提时代最快乐的记忆,就是在故乡度过的夏天了。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跑进幽暗的森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边倾听掠过树梢的风声,一边等待着森林里的动物出现。不只是带着小鹿的鹿、豪猪、獾、龟和青蛙,有时还会遇上熊、臭鼬和毒蛇。”

不过,提笔将这片封存在童年记忆里的森林画到纸上,则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这时的她已经不再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命运多舛而又羸弱多病的妇人了。当她知道自己深爱的丈夫患上了不治之症,她便和他静静地守候在芝加哥郊外的森林的家中,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对她来说,那并不是一段可怕的时光,因为有一大片森林陪伴着他们。日后她深情地写道:“为了度过两个人在一起的有限的日子,我们达到了一个与肉体的死根本就无法破坏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开心地眺望着那些来到森林里的动物和孩子们的身影。”在丈夫弥留之际,她重拾画笔,断断续续地画起了《在森林里》,可还没有画完,丈夫就与世长辞了。随后她就离开了这片森林,带着画稿去了纽约,再也没有回来过。

第二年,《在森林里》问世了。

知道了这样一段让人哽噎的往事,我们还能说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森林吗?不,这是玛丽·荷·艾斯对爱的记忆,是她慰藉自己的心灵之地。这本书的最后一幅画面,动物们走了,男孩骑在爸爸的肩膀上走了,只剩下空无一人的森林。明明故事在上面一页已经结束了,可她又多画了一页!一位曾经见过作者的日本女性动情地写道:这片一个人也没有的树丛,就是当时夫人的心象。我喜欢“心象”这个词,译过来就是“心中的风景”吧!是的,这是作者心中的一片森林,是她爱着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归来的一片森林。

有人说池塘边那只风烛残年的灰鹤,是她丈夫的象征。而那只默默不语的兔子,则是她自己的化身,也有人推测说是某一个总跟在她身边的残疾儿童。不管它是谁,它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

至于这片玛丽·荷·艾斯用炭精笔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森林,对作品中的那个小男孩“我”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是一个不知道会遭遇到什么的未知空间。其实在他戴着纸帽子、拿着喇叭走进森林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推开了幻想世界的大门。这个喇叭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是魔力了,这在西方或是东方的传说中并不鲜见。一只趴在地上的狮子开口说话了,然后就头戴王冠、手持梳子上路了。接着是抱着花生和果酱的大灰熊、打鼓的袋鼠,一个接一个的动物拿上或是穿上让人联想到游戏的道具上路了……可是随着“我”的爸爸的到来,“我”又被领回到了现实世界。不过,这个爸爸多少有点儿与众不同,他最后那句“我想它们会等你下次再来的”,实在是让人意外。就这一句话,让森林里的这个幻想世界永远地留在了男孩的心里。

远去了,男孩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回到现实世界去了,他们背对着我们,朝着森林的另一头、也就是图画书的另一边走去了。而图画书这一边的我们,却留在了这片森林里——如果真能留下来,我愿意。

这本图画书,从头至尾都流淌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静谧。虽然画的是下午或黄昏,但因为是黑白画,让人如同漫步在月夜之中。

松居直在《图画书的快乐》一书里说:假设要是有人问我“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一定会脱口而出——玛丽·荷·艾斯!要是问我“你最喜欢玛丽·荷·艾斯的哪一本书”,我一定会说是《在森林里》!

猜你喜欢

艾斯图画书玛丽
勇敢的狮子
神奇的图画书
难忘的八个字
奥特曼还是航海王?百度贴吧上演“无间道”
和我一起玩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暖被窝
女生玛丽莎Ⅰ
图画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