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弓必成

2015-06-25张小俊黄辉荣肖申

企业文明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梁副队长张成

张小俊 黄辉荣 肖申

羊年立夏,在京沈客运专线建设工地朝阳梁场,一群施工人员正在浇筑一榀32.6 m长、900吨重的箱梁,其中,顶着白色安全帽的是副队长张成。就是眼前这位普通施工者,是今年2 968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之一,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谆谆教导。

2015年4月28日,中铁五局二公司京沈客专6标朝阳梁场副队长张成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与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一起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崇高的荣誉。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宣读表彰决定念到张成名字时,这一刻的荣誉既是属于张成的,更是属于整个中铁五局的。

一个梦想:23年的桥梁情结

张成是四川省中江县人,父亲是中铁五局二公司的一名老员工。1986年,张成到父亲工作的湖南郴州马田火车站探望,父亲黝黑的脊背和在铁路线上挥洒汗水的身影深深地烙印在他心底。建桥修路的梦想开始在他心中奠基。1992年,怀着对父亲工作的敬仰和“为国修路、为民造福”的热忱,张成正式成为了“铁军”中的一员。

1996年,张成被调往渝广(重庆—广州)高速公路项目部担任施工员。进场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过水渡桥的施工,期限是一个月。这一任务对于一个老练的施工员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对于新手张成来说更是一次挑战。殊不知,张成仅仅用了26天就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一下让大家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

1998年6月,张成被调往株六复线工作。进场之初,为抢修便道,在缺乏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条件下,张成带领手下两个工班,向当地老乡家里借了铁铲和锄头,就开始了便道的维修和排水系统的挖掘。因为工具缺乏,他自己用一双肉手在农田里挖刨,持续4天之后,他的10个指头肿得像萝卜一样,多处开裂流血。

在进入主体施工后,张成负责新马拉特大桥施工。他每天坚守在现场,严格监控,积极指导施工,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确保了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新马拉特大桥竣工后,该项目被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评为2002年优质工程。

23年来,在全国建设工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先后参见了达成铁路、渝广高速、株六复线、青藏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成绵乐客专、南宁铁路、唐津高速、京沈客专等十来个项目。他本人也从一名质检员成长为梁场副队长,多次荣获业主和公司优秀生产工作者称号。在2003年青藏铁路建设中,他有幸地获得了“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

一种追求:“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2002年,中铁五局二公司中标青藏铁路27标,张成踊跃报名,获准前往。施工工地在海拔4 767米的昆仑山口,高寒、低氧、大风、冰雪交织,最低气温在-40 ℃,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报到第一天,领导笑着说:“张成,你是领工员,先去熟悉一下自己的管段吧。走路去,也好感受一下高原环境。”从昆仑沟到南坡特大桥,4.6公里长的工地,张成足足走了3个小时:头痛,喘不过气来,眼睛冒金星,两腿像灌了铅一样。回到项目部,张成就打起了吊针。为了尽快适应高原环境,他拖着病体每天沿着工地走几圈,笑称是“亲近环境”。一周后,他逐渐适应了高原反应,并主动承揽领工管段内四座(特)大桥中的三座:南坡特大桥、昆仑山立交桥、索南达杰大桥。

从此,工地上他每天最早到场,最晚回家,最忙的时候,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有时实在太累了就睡在罐车上。施工员王德坤和他同住一个寝室,他回忆说:“老张一周能有三四天回来睡就不错了,回来也无声无息的,根本就不知道。”

2003年,张成主管的这三座桥因外观整洁、质量过硬获得局样板工程称号。

2006—2011年,张成相继在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和成绵乐客运专线担任制梁作业队领工员、副队长。尤其在京沪高铁,公司首次进入900吨箱梁施工,一切无经验可寻。正因如此,更是激发了张成的求知欲望。他边学边干,先后13次带领技术干部到沿线制梁场观摩学习。每天夜里,他就独自啃书本,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写下了厚厚6本学习笔记,并从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施工实际的方法。他通过改良箱梁钢筋整体绑扎技术,缩短了钢筋的绑扎时间;通过加工改进预制梁滴水槽,不仅便于操作,还提高了梁体外观质量;通过加强对梁体检测和工艺循环时间的统计分析,逐步提高了制梁模板的循环速度。

在他刻苦钻研下,京沪梁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工序衔接、进度质量等屡获好评,并获得了京沪公司首批颁发的“绿牌”,深得各级领导称赞。

有了京沪梁场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摸索,2009年张成受命担任成绵乐客专德阳梁场副场长。这期间,张成积极推行梁场“工厂化”战略,从梁场规模、人员配备及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部署,并对生产方式进行了革新和优化,将技术层层切割,将工序逐级分解,将生产一片箱梁的79道大工序逐步细化成可行性流水线作业的300多道,采用先进的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管理成本。与此同时,他还针对生产受制于人员流动这一“老大难”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随到随培”与“三层培训”相结合的工厂化培训模式,并指导技术人员精心编制了《制梁手册》,对制梁工序进行了流水肢解、纵向指导,有效加强了梁场的“工厂化”管理。2009年,德阳制梁场被成绵乐铁路公司授予唯一一家“先进制梁场”荣誉称号。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张成是最大的功臣。从此,公司在高铁制梁场方面的管理就离不开张成的身影。

一种速度:京沈客专追风掣电

2014年7月,张成被派往京沈客专TJ-6标二工区朝阳梁场担任副队长。在铁路建设中,梁场是“供应粮草的兵站”,尽快建好梁场,才能按照施工进度生产各种梁。接到通知后,他以跑步的速度进场,迅速确定梁场的选址。然而,当时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现场四周全是良田,金黄色的玉米十分喜人,老百姓谁都不愿意让一年的劳动果实受到糟蹋。“地要征,老乡的粮食也要收,一个都不能少。”张成拿定主意,带着梁场职工帮助老乡们收玉米。当他们的两腿被秸秆叶割得伤痕累累时,老乡们被他们的善举感动了,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

2014年7月21日,梁场拌合站73亩场地开始平整,18天后,拌合站通过验收并生产出第一批混凝土。与此同时,在张成指挥下,梁场的试验室、办公、生活、制梁、存梁区等设施在9月9日全部完成,并于当天成功浇筑出全线首片900吨箱梁,前后时间仅花了32天。18天和32天,这看似两个简单的数字,却在建站和生产900吨箱梁史上,开创了中铁五局的先河,还创造了中国中铁梁场建设的新速度。

在23年的参建时间里,张成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先后历经了十几个建设项目,参建过20余座大桥,干过6个梁场,累计制梁2 000余片。在23个春夏秋冬,张成平均每年300天以上坚守在施工一线,先后有18个春节在工地上度过。他以做“一名建桥修路的好员工”为己任,以实际行动成为了一名践行“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精兵。

张成,张弓即成。我们为之而骄傲!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制梁副队长张成
基于仿真技术的高铁梁场生产效率及资源配置研究
制梁台座预埋管爆破拆除技术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diatric Tuina plus oral Chinese medication for pediatric anorexia due to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升国旗
驰名商标“张成造”
铁路多种类预制梁场制存梁台座优化设置的探讨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等效法之等效电源法求最大功率
西沙来的战友
扛的是顶风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