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可穿戴设备何去何从?

2015-06-25王佳雯

科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环手表腕表

王佳雯

新潮、炫酷、科技含量高,听上去,智能可穿戴设备似乎已成为潮人不能或缺的装备。最近,科技企业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也是动作频频,Apple Watch正式发售、Fitbit强势入市、Garmin新一代腕表fenix3发布,这些动作让可穿戴设备热度飙升,一时间可穿戴设备似乎迎来了百家争鸣的春天。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又如何摆脱同质化的命运赢得大众的认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又将迈向何方?

可穿戴设备能替代谁?

在《2014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都位居公众认知率和使用率的前三,是公众最熟知的智能可穿戴产品。而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态度也十分积极,有近1/4的受访者有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还有19.8%的用户认为可穿戴设备会代替手机的一些甚至全部功能。

可穿戴设备的狂热粉丝自然期待未来可穿戴设备最终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一个独立的设备,而不仅仅是手机的依附品。也许在未来那天真的会到来,到时候满大街或许都是对着手腕谈笑风生的人。但显然,目前可穿戴设备还做不到。即使是可穿戴设备中认知度和使用率最高的智能手表也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它不仅不能取代智能手机,连传统手表都无法替代。

最近新近推出fenix3系列智能腕表的Garmin中国区营销负责人周子尧,也向《科学家》的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目前显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智能手表只是手机的一个辅助”。

他认为,智能手表可以通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使用户的使用更加便利。比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提醒等功能设置,让手机不在身边的智能手表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手机上的通知,以免漏掉电话上的信息,但它不会取代智能手机。

其实,不光取代智能手机仍是可望不可即,智能手表对于传统手表的冲击也并未达到预期。依据《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智能手表用户中有六成仍会选择佩戴传统手表。究其原因,电池续航能力差、功能少、功能缺乏创意等因素,成为了影响智能手表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的主要问题。

由此看来,可穿戴设备与已存在的其他智能设备,更多的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取代”一说为时尚早。

科技助力摆脱同质化竞争

同质化现象严重是目前困扰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智能手环为例,不同的智能手环大多都存在如心跳监测、睡眠监测、运动数据收集等功能。功能的同质化,不仅使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也面临着用户的大量流失——许多手环用户在使用设备后1个月内就流失一半,而设备使用3个月内用户的流失比例则高达86.9%。

周子尧也提到可穿戴设备所存在的这个问题,他以手环为例,分析了用户对于其科技含量的需求——“如果只是计步,那很可能不过就是昙花一现,但其实它还是有很多具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让用户发现手环其实不只是这样,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功能。而如今人们对手环的消费也已经趋于理性——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开始思考手环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因而,在他看来,可穿戴设备现阶段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期,不管是腕表还是手环,未来都会慢慢变成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

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手环,周子尧称他们的可穿戴设备也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避免陷入同质化的低端竞争中。如其最近推出的fenix3系列腕表,融合了Garmin多年在GPS领域技术研发的强大实力,打造成了一款“真正可以上天下海的全功能GPS户外运动腕表”。

据周子尧介绍,一般的智能手表在融合GPS技术时,无法将GPS传感器做到表盘上,而多是将其嵌入到腕表侧面的表带上,导致腕表无法平放在桌面。同时,GPS易受到金属干扰,因而一般智能手表侧面多采用合成树脂,而周子尧称他们的最新技术已经攻克了这一难关。

周子尧介绍,GPS对于用户运动距离的测算多使用投影距离,容易造成手表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情况,比如你实际骑行了1公里,但可能在智能手表上的显示却是700米。而Garmin公司则通过采用全新的三维速度与距离测算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可穿戴设备的速度与距离显示更加精确。

他坦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可穿戴设备,但显然其科技含量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从运动发烧友到普罗大众

如今的可穿戴设备主要功能多体现在运动、健康、定位等方面,其中有38%的可穿戴设备覆盖了运动户外领域,居于可穿戴设备覆盖领域的首位。

可穿戴设备进入运动户外领域,有些只配备了相对较为简单的运动辅助功能,如计步、心率监测等,但也有可穿戴设备在此领域做得更加专业,这其中便包括周子尧所在的Garmin所推出的可穿戴设备。

Garmin在其可穿戴设备中引入了“科学运动”的理念,通过与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相关机构合作,将如最大摄氧量等数据体系纳入其可穿戴设备中,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跑步数据解读。

除此之外,其穿戴设备中对于运动的执着与专业,还体现在它们可以通过计算用户的垂直幅度和触地时间来纠正其跑步姿势。而配合心率带的数据监测,其可穿戴设备上还可以提供恢复时间指导,避免过度运动给身体带来伤害。

因而,周子尧说:“我们的可穿戴设备不是只局限在和手机之间的互动。它之所以受到很多热爱跑步的人的推崇,是因为它是很科学化的运动健身设备。”

但无论是Garmin还是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在从热爱运动的人向普通大众延伸。如许多可穿戴设备所具备的久坐提醒功能,便是为了吸引普通受众所开发的功能。据周子尧介绍,国外有研究数据表明,久坐比抽二手烟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因而,这种久坐提醒的功能在国外已经十分流行。随着国内大众对于健康越来越关注,类似于久坐提醒的功能将会被更多人所接受,进而使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群体从钟爱运动的人士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

猜你喜欢

手环手表腕表
爱心手环
是谁拿了手表
腕表计时2.0
谁偷走了手表?
嘻嘻猴手表
就算买不起也要知道的六款男士黑腕表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
麦开:放弃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