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李年华求知路 沈志勋

2015-06-25李冬子

科学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推荐信复旦大学温州

李冬子

提起温州,大多人会想到步行天下的温州商人,殊不知这里孕育出的灵秀人士同样数不胜数。就科学界来说,近代便有苏步青、陈景润等科学家生长于斯,而美国科学院同样与温州渊源颇深。

如果你翻开历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录,会发现,在20名左右的中国籍院士中,便有四位温州院士赫然在列——被誉为“七国院士”的温州考古巨擘夏鼐、在密度波和恒星形成理论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并身兼三个“院士”称号的徐遐生、世界著名水产工程学家王兆凯以及难得一见的女院士著名生物物理学家叶公杼。

4月29日,美国科学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7名为华人学者,其中又有一名温州籍人士,他便是复旦大学物理系1979级校友沈志勋。

小荷初露

1962年,沈志勋出生于浙江温州。在他4岁那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由于温州的交通并不发达,在那个混乱的大时代里,却令它有机会延续着一种难得的秩序与宁静。

在环境的庇佑下,沈志勋顺利地完成了小学的课程,在初中与物理不期而遇,并在高中时期结识了将他带入广阔物理天地的老师——陈立明。

陈立明是沈志勋高中的物理老师,也是温州第一位省级特级教师。在陈立明的支持下,沈志勋还曾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物理竞赛,并获第一名;之后他又参加了全省范围的竞赛,又获得了第一名。

一次次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知识带来的快乐、一次次在各种类型的物理竞赛中斩获头筹,当如今的沈志勋以一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凝聚态物理领域顶级科学家的身份闻名之时,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沈志勋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林雄对那时的沈志勋印象颇深,“记得有些几何题目难度很大,班里有些同学需要用一张多纸计算才能把正确的答案算出来,而沈志勋却能够用自己的一套方法简便地算出来,他的做题思维特别敏捷。” 林雄甚至说,“一生中能遇到沈志勋这样的学生,是做老师很幸运的事情。”

1979年,沈志勋高三毕业,大学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在面临人生抉择时,沈志勋像做题时一样善于抓住要点,最简单有效地做出决定。复旦是江南第一学府,又离家不远,再加上此前沈志勋的家族里已经有一位堂哥、一位表姐于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成为了复旦学子,这令复旦大学成为他的不二选择;而中学时代在物理竞赛中的屡创佳绩,让沈志勋在志愿中添上物理系,或许就是在那一刻,沈志勋的人生走向开始逐渐清晰。

当时考大学的难度很高,一般比率是50人中只有1人能够考取,沈志勋所在的班级60余人,当年有30多人接到了不同大学递来的橄榄枝。就这样,在1979年的秋天来临时,沈志勋顺利走入复旦大学,开始了他的物理生涯。

添枝加叶

当动荡的年月逐渐变得安稳,当密不透风的黑暗逐渐被光明取代,“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沈志勋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心无旁骛地在象牙塔里与他所钟爱的物理终日相伴。在复旦的时光对沈志勋来说充实而美好。每逢周末,当上海本地的同学们纷纷回家,留在宿舍里的外地同学便常常集结起来对弈军棋。当时住他对面的是77级的学生,于是79级学生一队,77级学生一队,进行四角大战,杀得不亦乐乎,周围还有一堆围观的同学起哄助阵。

当时,复旦大学的宿舍楼在每层还配备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除了下军棋,聚众看体育比赛也成了这群血气方刚的物理青年们的娱乐重头戏。沈志勋常常和一群同学一起围在电视前,看着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的英姿,听着宋世雄的现场直播,非常带劲。

当然,作为学生,学习永远是正业。物理楼是沈志勋逗留最多的地方。当时的教学实验训练为他打下的良好基础,成为他后来从事实验物理的重要原因。复旦大学的老师们不但为学生们创造实验的条件,而且还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行发挥,沈志勋当时做的最多的是中级实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摸索,这对他未来视野的开拓与自信心的培养影响颇深。

瓜熟蒂落

在沈志勋本科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恰逢李政道先生组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在当时选择较少的情况下,出国似乎是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沈志勋认为,自己并非一个会将计划细致到每一天的人,于是,成绩优秀的他未考虑许多,再一次简单做出决定:参加考试,并申请美国的大学。

申请美国大学需要教授的推荐信,沈志勋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拿到了物理系四位教授的推荐信。其中,谢希德和杨福家两位教授并未曾直接带过沈志勋,但当沈志勋去找他们写推荐信时,两位教授不但没有拒绝,而且还很热心关照这个年轻的晚辈。临近出国前,谢希德还找到沈志勋,就像一个家长对子女的叮咛那样,语重心长地提醒他出国要携带的各类行李,到了异国他乡后的注意事项等等,事无巨细,反复叮嘱。

带着四封推荐信所承载的师生情谊,带着来自老师同学们的温暖鼓舞,沈志勋踏上旅程,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求学之旅。

猜你喜欢

推荐信复旦大学温州
申请季:走出推荐信误区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四封美国教师推荐信带来的评语写作启发
蔡元培的气度
难忘九二温州行
Comment acquérir la culture de l'au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