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画笺史:杜米埃漫画中的法国政治与市民文化*

2015-06-24韩伟华

学海 2015年3期
关键词:十九世纪波德莱尔路易

韩伟华

以画笺史:杜米埃漫画中的法国政治与市民文化*

韩伟华

从1830年七月革命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近代法国从君主立宪制向自由民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杜米埃是当时法国家喻户晓的最重要的漫画家,他通过在《漫画》、《喧哗》等报刊上发表数以千计的讽刺漫画,对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杜米埃这些寓庄于谐的漫画被波德莱尔誉为《人间喜剧》的补充,将它们汇集起来可以说呈现了一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政治文化和资产阶级生活的完整编年史。

杜米埃 讽喻漫画 资产阶级文化

1865年尚弗勒里在准备出版《现代漫画史》时致信波德莱尔,希望他为书中所附的杜米埃肖像题诗一首。①诗人欣然应允,三年后这首《题奥诺雷·杜米埃的肖像画》的诗歌被收入《恶之花》中,它可谓是杜米埃这位法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漫画家的最佳肖像:“你手里的画中人,艺术造诣,精妙绝伦,他教我们自嘲,读者,他是智慧巨匠。他善讽刺,而且诙谐;力度入木三分,讽刺邪恶。”②在1830至1880年代的半个世纪里,经历了三场革命的法国人相继密切地注视过杜米埃的每一幅漫画及其泼辣的题词。不过和绝大多数漫画艺术的下场一样,杜米埃这位每天早晨使巴黎居民开心、给他们提供精神食粮的漫画界拉伯雷,其作品在时过境迁、轰动一时的瞬间效应过后,就被大多数的人所遗忘而存入档案之中。在杜米埃在世前,只有波德莱尔、雨果、德拉克罗瓦、米什莱等少数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他非同小可的分量。好在杜米埃去世后,他在《漫画》(La Caricature)、《喧哗》(Le Charivari)等报刊上所发表的四千多幅漫画,已成为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众生相的最佳见证。③

现实政治的哈哈镜

恰如波德莱尔在《论几位法国漫画家》中所言:“像所有的革命一样,1830年革命引起了漫画热。对漫画家来说,那的确是个美好的时代。那是一出恶魔的奇妙喜剧,时而诙谐,时而血腥,所有的政界名流都在其中亮相,穿着五颜六色的、怪诞的服装。”④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在1830年七、八月革命高潮的日子里,歌颂革命的漫画,在巴黎可谓盛极一时。不过,1830年革命毕竟只是一场对1814年旧《宪章》予以有限修订的温和革命。对此,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有精辟的点评:“1830是一次在半山腰里停下来的革命。半吊子进步,表面的人权……这是1830和1848的中间站。”⑤作为七月王朝首脑的路易·菲利普,更是如海涅所言是“多亏了人民和七月革命时的大街上的鹅卵石才取得王位。但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人民也是一样,重新遭到践踏。”⑥这样七月王朝刚成立不久,就出现了大量讽刺路易·菲利普政权的漫画也就不足为奇了。

使年轻的杜米埃一举成名并引起轩然大波的是他于1831年12月16日在《漫画》上发表的名为《高康大》(图1)的著名漫画。在漫画中他以著名的“梨形头”来呈现是路易·菲利普的贪婪嘴脸。国王端坐在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张大嘴不断吞噬人民纳税的血汗钱,犹如拉伯雷《巨人传》中食量惊人的巨人(“高康大”之名即源于此)。⑦一群官吏帮忙搜刮钱财后爬着梯子将钱送往高康大的嘴巴,或如共犯般地躲在椅子下捡便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群疲惫饥饿、被剥夺得分文不剩的民众。据考证,杜米埃的这幅名作是受了1790年代法国革命时期一幅名为《新高康大的旧筵席》的漫画之启发。在那幅画中路易十六被画成高康大的模样,和他的家人及近臣坐在一张大桌旁,狂饮狂食从贫穷人民身上剥夺来、从全国四面八方送上桌面来的美食。在杜米埃的画中“资产阶级国王”路易·菲利普代替了旧制度的末代君主,两幅漫画的讽刺效应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也正是这张“七月王朝的新高康大”的讽刺画,让杜米埃以“激发对政府的仇恨及蔑视、侮辱国家元首”的罪名被判处六个月监禁及五百法郎罚款。⑧

图1 《高康大》(1831年12月16日《漫画》)

图2 《过去·现在·未来》(1834年1月9日《漫画》)

图3 《一出情节复杂的悲喜剧的主角》(1835年3月29日《喧哗》)

图4 《1831年的面具》(1832年3月8日《漫画》)风俗漫画中的布尔乔亚众生相

图5 《接着人民,接着,好人民,这就是你要的》(1835年4月1日《喧哗》)

图6 《在如此高高在上的法官面前,需要我的雄辩吗?》(1843年2月3日《喧哗》)

图7 《中国的法庭》(《喧哗》1844年1月24日)漫画:一个革命时代的见证

图8 《拿破仑之舟》(1848年12月2日《喧哗》)

图9 《地下室》(1856年12月2日《喧哗》)

图10 《伽利略为地球表面的新面貌所震惊》(1867年2月21日《喧哗》)

①参阅Jules Husson Champfleury,Histoiredelacaricaturemoderne, Paris: Dentu, 1865.

②波德莱尔:《恶之花》,爱文艺译,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第142页。

③杜米埃的绝大部分漫画是在由夏尔·菲力朋(Charles Philipon)创办的《喧哗》上刊发的,1833至1872年间他在该日报上发表了近3400幅漫画,详见N.-A. Hazard & Los Delteil,Catalogueraisonnédel’oeuvrelithographiédeHonoréDaumier, Orrouy (Oise): N.-A. Hazard, 1904.如今杜米埃所有的作品都已编目并可在其专业网站上检索到,详见http://www.daumier-register.org。

⑦参阅《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1-351页。

⑧Elizabeth C. Childs, “Big Trouble, Daumier, Gargantua, and the Censorship of Political Caricature”,ArtJournal, Vol.51, No.1, 1992, pp. 26-37.

⑨转引自廖琼芳《杜米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⑩详见http://www.daumier-register.org/werkview.php?key=161

〔责任编辑:成 婧〕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法国自由主义思想探源:从贡斯当到托克维尔”(项目号:13CZZ010)的阶段性成果。

韩伟华,巴黎大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hwh771214@163.com。南京,210023

猜你喜欢

十九世纪波德莱尔路易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臭臭的路易
波德莱尔
多多与波德莱尔诗学理念比较研究
达尔豪斯《十九世纪音乐》里的乐类书写
真情本无语
南方
每个小孩都能说出天使一样的句子
十九世纪晚期统一几何学的两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