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1例临床病理特点报道

2015-06-22秦双立徐文兴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组织学亚型免疫组化

秦双立,徐文兴

(1.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淮安223001;2.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浙江315021)

三阴性乳腺癌1例临床病理特点报道

秦双立1,徐文兴2

(1.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淮安223001;2.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浙江315021)

乳腺肿瘤/病理学; 病例报告; 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个特殊的亚型,占整个乳腺癌发病率的10%~17%,因缺少相应的内分泌治疗及根据HER2的靶向治疗,患者预后效果不良[1]。作者选择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送检的10例乳腺癌患者标本,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将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送检的10例患者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女性乳腺癌。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具体包括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

1.2 方法 取乳腺癌蜡块做4 μm厚石蜡切片,脱蜡至水,3%过氧化氢溶液孵育20 min,抗原修复,血清封闭,一抗4℃过夜,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HER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试剂盒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选择出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标本,结合文献,报道其临床病理特点。

1.3 判定标准[2]ER、PR蛋白表达检测中,超过15%癌细胞核棕黄色着色为阳性表达;HER2蛋白表达检测中,超过10%细胞膜棕黄色着色为阳性表达。

1.4 结果 患者年龄53岁,病理编号:B2014-04261,标本类型: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肿瘤位置:外上象限,肿瘤大小:4.5 cm×3.0 cm×2.5 cm,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伴明显坏死,组织学分级:Ⅲ级,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乳头:(-),皮肤:(-),基底:(-),见图1。

图1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图[苏木精-伊红(HE),400×]

2 讨 论

200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 Sorlie和 Perou等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具体将其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导管A型、导管B型、基底细胞样型、HER2过表达型及正常乳腺样型,每个亚型采取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程度明显不同。孟晓波等[3]认为,PR、HER2阴性表达及CK5/6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的乳腺癌为Basal-like亚型。临床上最实用的方法是对ER、PR、HER2这3种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将乳腺癌分为3个亚型:导管型是一种激素受体肿瘤,预后好;HER2型为激素受体表达为阴性但是HER2基因阳性表达,针对HER2阳性患者的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改善预后[4];三阴性是ER、PR、HER2表达均阴性,预后最差。

三阴性乳腺癌特征主要表现在侵袭性上,与其他类型相比较,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不高,但是较早即出现肺转移、内脏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局部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复发风险主要出现的治疗后的1~3年,大部分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5]。三阴性乳腺癌又称基底样癌,可能来自肌上皮或干细胞,分化差,增殖活性高,转移早,预后不良,仅有15%~20%的患者对化疗敏感[6],病理类型以乳腺导管癌多见,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较非三阴性乳腺癌高[7]。

本文通过对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的分析,结合文献可以得出,三阴性乳腺癌病理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不佳。但是本文由于时间有限,数量不足,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分析。

[1]于倩,佟仲生,汪旭,等.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肿瘤,2012,32(8):609-614.

[2]邱献华,王公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24.

[3]孟晓波,王加平.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07-808.

[4]李红英.免疫组化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69-970.

[5]石碧霞.男性乳腺癌10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322-323.

[6]陈杰,李甘地.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7.

[7]Dent R,Trudeau M,Pritchard KI,et al.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terns of recurrence[J].Clin Cancer Res,2007,13(15 Pt 1):4429-443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71

C

1009-5519(2015)19-3046-02

2015-05-22)

秦双立(1982-),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E-mail:qsl0517@163.com。

猜你喜欢

组织学亚型免疫组化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