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检查在艾滋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15-06-22李开庆富丽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9期
关键词:艾滋病影像学肺部

李开庆,富丽明,洪 玲,唐 慧

(会泽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4200)

影像学检查在艾滋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李开庆,富丽明,洪 玲,唐 慧

(会泽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4200)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深化对艾滋病临床病理情况的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130例艾滋病患者X射线、超声、CT和MRI检查和影像表现,了解艾滋病对机体的损害。结果130例患者291次影像学检查中,41例患者108次影像学检查发现与艾滋病相关的感染和肿瘤性并发症,以呼吸、生殖、泌尿器官和淋巴组织并发症居多;21例患者见多器官受损的阳性征象。结论普通的影像学检查对艾滋病并发症定位诊断帮助较大,CT、MRI和超声的系列功能检查征象有助于准确判断艾滋病及其并发症性质和程度,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磁共振成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计算机横断扫描摄影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攻击T淋巴细胞并使其大量破坏,人体逐渐丧失免疫功能,当其他微生物、寄生虫机会性感染和(或)淋巴性肿瘤发生时出现炎症或者肿瘤恶性进展,病情反复渐进加重。为加深对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相应脏器影像学异常表现的认识,现将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医的130例HIV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30例患者中男61例,女69例;年龄7~75岁,平均(38.01±11.80)岁,其中年龄7~19岁3例,>19~39岁77例,>39~59岁42例,>59~75岁8例。患者来自本县128例,来自本省外县2例。

1.1.2 传播途径 本组患者中性接触传播76例,静脉注射及毒品使用4例,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各3例,44例传播途径不详。

1.1.3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经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阳性确诊,病史3个月至12年,受传染后24例始终无临床症状和异常体征;87例曾有发热史,体温多为37.3~38.5℃,2例曾在短期内大于39℃;32例有头痛病史,1例曾出现昏迷,1例反复抽搐;41例曾反复干咳、闷气、呼吸困难;27例有5~20 kg的体质量减轻;12例出现腹泻;45例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69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 U/L;17例曾发生口腔溃疡、皮肤瘙痒、皮疹等疾病;4例并发梅毒;8例有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病史。

1.2 方法 统计本组确诊艾滋病后患者所作X射线、CT、超声和MRI检查的频数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像表现,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艾滋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对机体的损害,总结各类影像学检查在艾滋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 结 果

2.1 艾滋病患者各类影像学检查结果 130例患者共接受291次影像学检查,89例183次影像学检查正常,包括19例临床检查正常和70例有异常临床表现患者,年龄7~63岁,平均(36.4±11.4)岁。41例108次影像学检查发现与艾滋病相关并发症的阳性征象(37.1%),年龄24~75岁,平均(41.6±11.9)岁。艾滋病患者各类影像学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艾滋病患者各类影像学检查结果(次)

2.2 艾滋病相关并发症统计 130例艾滋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0例,生殖器官炎症8例,肺部感染并淋巴结肿大3例,肺部和颅内感染并淋巴结肿大、尿路感染并结石、生殖道感染并宫内孕人工流产术后组织残留、异位妊娠各2例,腮腺炎并淋巴结肿大、肺部感染并淋巴结肿大和心脏损害、肺部和肝脏感染并脾脏增大和胰头区占位病变致胆道梗阻、子宫内膜癌并双肺转移和淋巴结肿大、肺部和生殖道感染、肺部及生殖道和尿路感染并结石、肺部和尿路感染并结石、肺部和尿路感染并淋巴结肿大和结石、肺部感染并膝关节炎、乳房感染并淋巴结肿大、阑尾炎并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并宫内孕死胎各1例。

2.3 各部位脏器与艾滋病相关并发症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1)X射线检查:①胸部。肺部:间质性炎症见粗细不均、走行紊乱的条纹和点状影;实质渗出性炎症表现为边缘模糊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局限增厚的干性胸膜炎和胸膜腔积液增多。肺源性心脏病:以右心室为主的心脏增大。②腹部。肾结石见肾区结节状致密影。(2)超声检查:①脑颅。腮腺炎:腮腺增大,回声不均,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稍低回声;超声检测血流情况的结果表达(CDFI)可探及少量彩色血流信号。②颈、胸部淋巴结增大。颈部血管旁和(或)腋窝脂肪间隙内多个实质稍低回声灶,部分病灶皮髓质分界不清,CDFI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呈动脉频谱,阻力指数(RI)约0.61。③胸部。肺源性心脏病:以右心室为主的心脏增大,右心室前壁增厚、运动减弱。乳房脓肿:乳房外上象限探及4.1 cm×1.9 cm不规则囊性回声结构,边界清楚,其内透声差,压痛明显且形态改变。④腹部。阑尾炎并腹膜炎:下腹肠管蠕动差,盆底见增厚的液性暗区。肾结石:肾盂、肾盏内大于0.3 cm强回声光影,肾集合系统分离、扩张。男性生殖器官炎症:稍大前列腺内探及数个大小0.3~0.5 cm强回声钙化斑。女性生殖道炎症:子宫颈肥大,黏膜下多发纳氏囊肿,其中1例见低透声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癌并盆腔感染:绝经期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腔内探及实性为主的边界不清混合性回声影,CDFI见周边及其内探及丰富彩色血流信号,PW呈动静脉频谱,RI:0.5~0.7。宫内孕死胎多次随访:妊娠停止演进。宫内孕人工流产术后组织残留: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腔分离并见混合回声,CDFI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异位妊娠:附件区探及大小2.1~3.5 cm囊实混合回声,CDFI探及少量彩色血流信号,盆腔可探及液性暗区。(3)CT检查:①脑颅。颅内感染:脑内多发境界模糊的不均匀低密度病灶,中心坏死液化者见单房或多房水样低密度囊腔,周围脑组织密度不均匀减低。②颈、胸部淋巴结增大。颈部大血管周围、腋窝和纵隔疏松结缔组织内和(或)肺门动脉旁多个短径大于1 cm的软组织密度病灶,部分病灶相互融合,5例病灶内见不规则致密钙化斑点。③胸部。肺部炎症:肺间质性为主炎症在CT平扫见肺部粗细不均、走行紊乱的条纹和点状影更为清楚,其中并发支气管扩张、肺大泡各1例;实质为主炎症见肺内边缘模糊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肺结核见多发大小不等、境界模糊的片、团实质密度增高病灶和索条状间质增生影,较大病灶内部可见低密度空洞;子宫内膜癌肺转移见肺间质纹理增多,右上肺沿肺动脉分布多发大小不等的密度不均片状病灶。胸膜:局限胸膜增厚的干性胸膜炎,胸膜腔较厚水样密度的积液增多。④腹部。男性生殖器官炎症:双侧睾丸增大,密度减低,鞘膜囊液密度增高,附睾、精索及精囊腺增粗,密度不均,前列腺增大及其内钙化斑点,后尿道扩张、积液,阴茎海绵体肌密度减低,周缘密度增高,龟头部分残缺。⑤四肢。双膝关节炎:关节滑膜增厚,囊腔内积液增多。(4)MRI检查:①脑颅。颅内感染:脑内多发等长T1、等长T2信号病灶和周围脑组织长T1、长T2信号水肿影,中心坏死液化者见单房或多房水样长T1、长T2信号囊腔,增强扫描见实体组织和囊壁明显强化,以及平扫未见的较小病灶和脑膜增厚的线样强化影,囊腔无强化,周围水肿脑组织轻度强化。②腹部。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肝脏体积缩小,门脉主干增粗、脾脏增大、腹膜腔积液增多。胰头区占位病变:胰头区短T1、稍短T2信号团块并胆总管下段截断性梗阻,上游胆管“软藤”状扩张,胆囊增大。从上述内容表现分析,以呼吸、生殖、泌尿器官和淋巴组织并发症居多。

2.4 典型病例影像 病例1:艾滋病合并颅内、肺部真菌感染(图1);病例2:子宫内膜癌并肺部转移、淋巴结肿大(图2);病例3:艾滋病合并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及胰头区占位病灶并胆道梗阻(图3);病例4:艾滋病合并生殖道炎症(图4)。

图1 病例1影像学检查图像

图2 病例2影像学检查图像

图3 病例3影像学检查图像

图4 病例4 CT平扫图

3 讨 论

根据目前艾滋病临床分期标准[1],人体感染HIV后,急性期病毒大量繁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HIV性脑炎等疾病[2],患者常因症状相对轻微而忽视,未及时针对性选择影像学检查,医疗机构较难收集到该期影像,相关报道较少。随后患者经历病毒繁殖少但HIV抗体大量产生的较长时间慢性潜伏期,因就医其他疾病或健康体检偶然发现已感染HIV,体质或生活环境较好者很少发生概率性感染和肿瘤,由于组织器官病变轻微,临床病征不明显,影像学检查也常难于显示出阳性病征。本组资料也未见此期影像学阳性病征病例。

随着患者HIV大量复制,T淋巴细胞的大量损失和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常发生较为严重机遇性感染和肿瘤,临床病征也较明显,进入典型艾滋病期。在临床上,艾滋病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呼吸、消化、血液和淋巴、神经系统的组织器官[3-4],国内外学者应用当前的X射线、CT、超声和MRI等影像学方法主要检查人体深在组织器官常有阳性病征发现[2,5-10]。本组资料中,发生于生殖、泌尿器官和皮肤的病例较多,其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应用上述影像学普通检查常可发现组织器官影像学异常病征,且多为多器官、多系统受损,其中超声由于经济、方便、实时、动态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软组织和心血管、生殖、泌尿器官、上腹部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查;普通X射线则主要用于胸部疾病的筛查;CT或MRI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颈部和腹部器官疾病定位较为准确,其增强扫描可较清楚显示病灶的分布、形态、边缘和血供情况,有助于疾病的鉴别定性诊断,如本组中1例颅内和肺部病灶在结合MRI颅脑增强扫描和胸部CT增强扫描检查后确诊为真菌感染;另1例颅脑结核病例经MRI增强扫描后发现CT和MRI平扫未见的多个较小病灶。此外,MRI弥散成像用于了解病灶及周围组织的水分子弥散情况。有研究显示:MRI波谱成像用于感染和肿瘤性病变组织成分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增强灌注成像用于艾滋病脑病的微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艾滋病脑病白质纤维束的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PET-MRI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2]。

综上所述,影像学检查对准确判断艾滋病患者组织器官损害程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合理调整其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继明,薛欣.试述艾滋病各临床分期的ICD-10编码标准[J].中国医案,2006,7(3):33-34.

[2]李宏军.中国艾滋病影像学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0,1(5):346-348.

[3]徐艳,侯毅,黄成瑜.826例艾滋病住院患者临床并发症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0):1243-1246.

[4]蔡卫平,张复春,唐小平 等.艾滋病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3):142-144.

[5]张锦烜,王磊,任月玲等.AIDS脑部病变CT和MRI表现及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3):22-26.

[6]李晓光.艾滋病患者的胸部病变的X线影像表现[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2):90.

[7]张烈光,刘晋新,唐小平,等.艾滋病纵隔肺门淋巴结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28-33.

[8]赵大伟,张彤,王微 等.艾滋病合并腹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3):254-258.

[9]赵大伟.艾滋病并发软组织和骨骼感染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3):322-324.

[10]Reeders JW,Mathieson JR.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M].柳学国,谢学彬,谈高,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1.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33

B

1009-5519(2015)19-2972-04

2015-06-15)

李开庆(1963-),男,云南会泽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E-mail:likqhz63@163.com。

猜你喜欢

艾滋病影像学肺部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 世界艾滋病日》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