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人性与价值

2015-06-18李亚娟

中国德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格道德教育价值观

摘 要 学校为更好地承担立德树人重任,学校道德教育必然要回归人性与价值。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的品格教育,就是真正立足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学习机制,关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品格与道德素养形成,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自信与自觉,以期使学校德育实现全面育人与保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 键 词 人性与价值;关怀;儿童情感体验;品格教育

作者简介 李亚娟,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

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品格教育热潮是对古典品格教育的一次复兴。它是在吸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格教育也是一种综合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综合模式,其基本原则就是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公民良好品格的基础。本文侧重于论述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充分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完成“有效”的品格与道德教育。

一、品格教育:回归人性与价值的

历史必然性

(一)品格教育理论历久弥新

从品格教育的悠久历史来看,不论是原来的宗教色彩的道德与品格训练,还是后来公立学校世俗化的品格教育阶段,抑或是后来由于教的机械与灌输导致品格教育走向衰落,而后的20世纪80年代的再次兴盛,直至今天,全世界再次注重从多元价值中寻找核心价值体系,都说明教育在反思中需要拒绝功利的工具作用,走向回归人性与价值之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背景下,学校如何更好地承担立德树人重任?学校道德教育必然要回归人性与价值,真正立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学习机制,关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品格与道德素养形成,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自信与自觉,以期使学校德育实现全面育人与保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

从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看,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经过长期的不断尝试与探索,已经充分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转变,即从传统的过分强调教走向强调学生的学,道德学习已经为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注重从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情感整合的角度,并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学校的道德教育。正如当初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美德不仅是‘知之,而且是‘乐之‘好之”,如果只是‘知之,而在情感喜好上并不趋向之,就不能说美德已经形成。“道德外部行为的内部相应‘心态是最重要的;必须是有意识的选择和下决心坚持到底。”种种现实告诉人们道德教育必须要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个体处在真实的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进而发展美德。因此,回归人性与价值的品格教育是学校道德实践发展的必然。

二、关怀儿童情感体验的品格教育厘析

(一)品格与品格教育的内涵

品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是影响一个人能力和道德倾向的心理特性。简单地说,品格就是指一个人做正确的事情或者错误事情的那些特性,是道德习惯的总和,既包括良好的道德习惯,也包含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994年美国国会批准的品格教育研究所把品格教育界定为,“把关怀、公民道德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平与公正、尊重、责任、可信,以及其它被申请者认为适当的因素结合在内的研究项目。”洛克伍德在“什么是品格教育”的论文中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所倡导的、旨在与其它社会机构合作的活动,通过明显地影响儿童能够产生这种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而直接和系统地塑造年轻人的行为”。[2]品格教育研究所则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深思熟虑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尽管具体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研究所关注的是儿童在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时其价值观体系的发展,因此很多教育研究项目都是在品格教育的这个广义的定义之下进行的。虽然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品格教育有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但在学校里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这些价值观时,人们却各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例如,有的赞成公正的社区学校的观点,有人关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人关注课堂教学和课程的作用,有人强调道德推理的发展,有人强调减少学生的冒险行为,还有人强调整体人格的发展等。但是,这些不同的研究取向只有在研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时,才有可能达到品格教育的目标。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主张的道德教育要注意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关怀儿童情感体验的心理学依据

首先,借鉴发展心理学中强调随着“正确”和“错误”道德行为而产生的情感(如,同情心、羞耻感),关注道德认知与行为中的情绪,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许多理论家提出,儿童倾向于以合适的道德方式行动,这主要是因为如果以相反的方式行动,就会引发相当大的焦虑,提出许多“感觉不好”的情绪(羞愧、内疚以及焦虑)阻碍他们沉迷于不道德的行为,如儿童同情危难中的人,他们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如果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他们更可能补救由于其欠考虑的行为而导致的损坏。其次,运用关注情绪的道德研究方法,在儿童的天性和教养问题上,认为构筑道德行为的各种情绪都有其生理基础,但是儿童将它们与特定道德行为联系起来的程度由其经历与学习决定;在普遍性和多样性问题上,认为爱、移情、羞愧、内疚以及他们与道德行为相联系的情绪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然而,儿童对各种行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依赖于他们先前的经验。有些儿童在不道德行为中表现出了典型的情绪匮乏;在质变与量变问题上,在儿童早期,如羞愧、内疚、移情等情绪,以量的方式增加。移情还表现出质的改变,从早期对他人需要的非常表面的理解到成年期对他人疾苦的真正理解。[4]

(三)品格教育的情感基础分析

品格教育充分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目的是从单纯地增加品格教育的研究活动转向系统地阐述和探讨高质量的品格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国内学者朱小蔓教授曾对品格教育的情感层面深入的研究分析[5],她认为:传统美德教育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层面。首先,情感在德性成长中至关重要,长期依赖美德袋式的教育之所以受到批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儿童的情感体验,把儿童当作一个容器来灌输。其次,道德学习与科学学习是不同类型的学习 ,道德学习有其特殊的机制。因为道德具有情感性,所以它在转化成人的德性、美德时就不同于人们认识 、学习知识的过程,它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否则道德是不会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品德的,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知向行的转化中也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德育中,大量的应是以非理性的心理形式,即主体的欲望、情绪、情感、意象等来表现理性的内容的。第三,品格教育需要特别重视人的情感体验。因为道德教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体验才可能把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落实到人的行为。与德性生成有关的积极情感体验分成三类,每类分两组,第一类A组是联系感、依恋感、安全感;B组是自我认同感、悦纳感、自尊心、自信心。第二类A组是同情、移情、共通、分享;B组是友谊、责任、利他。第三类A组是敬慕、敬畏、分寸;B组是秩序、格局、节奏。第四,情感体验发展经历情动与感受——体验与理解——价值体系化三个阶段。第五,情感体验的载体。主要有环境和活动两种,前者主要指德育工作者提供给学生的满足其归宿感等的气氛,学生在好的生存坏境中容易生长出安全、依恋、归属、自信、自尊等等生活感受,而这些感受构成其德性成长的基础。后者是指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参与,德育的问题主要是学生自主参与的问题,学校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学生可在活动中获得自己的体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而是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进去,要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活动 。

三、关怀儿童情感体验的学校品格

教育策略与建议

在我国,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的品格教育除了教师在学校的努力之外,还应积极寻求与家庭、社会的协作途径,为孩子提供家庭劳动、社区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的过程,增强道德体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从品格教育的总体设计上看,努力构建“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品格教育体系。

(一)学校真实、生活化的品格教育时空营造

1.教师即课程:发挥教师的生活化榜样作用

道德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榜样,因为儿童的道德感形成主要来自于周围的成人一直表现出严肃的道德感,儿童需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成人严肃的道德感,学校的品格教育就要让儿童从榜样的故事中看到美好的品格与道德在真实的生活中如何展现出来,认识到这些道德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因此,生活化的榜样可以帮助儿童遵循社会核心道德价值。而教师就是儿童品格形成、道德发展方面的榜样,教师在一日教育教学生活中需要带着情感对儿童在学校遇到的道德问题给予解释,给儿童犯错的机会并对儿童的错误行为进行指导与帮助,为学生的品格与道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里这样讲不是给教师增加负担,或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对学校品格培养做出道德要求也是教师职业本质特点(育人)所在,更是教师经营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情感的力量体现对学生进行关心,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不仅仅是提高成绩,而是对自己成长的真正的关心,使儿童愿意接受教师的道德解释与规劝,从原来的认知上的被动接受到情感上的主动热爱。

2.评价即教育:有效的儿童品格教育评定

美国品格教育研究者提出的“有效的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即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道德行动的机会;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 这种课程尊重所有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学校的员工人必须成为一个学习的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贵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学校必须展开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以及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6]确立了一个每年确认卓越的品格教育的研究计划,并且提出了运用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质量的级别(题目是“品格教育质量标准: 学校和地区的自我评价工具”)。通过这种有效的品格教育促进社会道德、责任,通过建立榜样和较好的品格来强调人们所分享普遍价值的国家行动。

当前,在国家充分重视与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大举措推动下,学校真的不能再集中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学业评定上,过多地强调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使品格教育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被忽视,导致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品格培养。学校如何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品格发展,如何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把儿童的品格表现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作为学校发展教育的引导,才能真正促使学校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才能培养出我们教育目标强调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

3.生活化的校本德育课程:良好品格的系统培育

正式的品格教育课程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但不是传统说教灌输式的强迫教育方法,而是通过生活化的校本的品格教育课程学习,鼓励儿童思考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我们知道,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几种德育课程模式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皆是儿童品格与核心能力与价值的培养,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

因此,学校应首先设计与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脉相承的生活化品格教育校本德育课程,形成系统训练儿童品格养成的系列计划;其次,校长要带领教师一起学会道德教育方法,正如品格教育研究者吸收了现代道德哲学、教育心理学方法,如杜威的实用哲学、科尔伯格儿童认知阶段学说运用在课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如讲故事、角色扮演、道德讨论与对话、辩论等方式让儿童正确分析道德价值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重视通过生活体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如建立学习伙伴关系、组建互助小组、开展班级竞赛、设定班级目标等形成道德判断与认知,同时,儿童可以参与到学校品格管理工作,如制定学生公约,参与校园各种生活体验活动等,培育学生自主、自重、公平、信任、诚实、责任等社会核心价值,这样儿童才能真正学会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服务他人与社会等。

(二)注重与家庭、社区一起关怀儿童情感体验的品格教育

家庭与生活环境是形成儿童品格重要的隐性环境,儿童良好的品格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教育,离不开所生活的社区环境。托马斯·里可纳曾说:“家庭是美德的第一所学校。它是我们开始懂得爱的福地,是使我们学会向高于自身的存在做出承诺、敢于现身,并且去信仰的圣地。家庭是其他社会机构建立的道德基石。”[5]对儿童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者进行解释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求助于道德情感来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场合有必要运用羞耻这种情感,对儿童进行激励的规劝,主要是对心灵的规劝,是把品格教育当作是教育儿童知善、向善、行善的一种手段。作为父母,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让儿童从小就热爱正确的事情,并从情感上愿意成为这样的人,教育者的工作就有了效果产生的可能,家长也要带着情感对儿童进行品格培养,充分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同时,学校还应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包括让各类社会机构提供锻炼学生品格的实践机会,让社区、各类公益机构参与学生品格教育过程,让儿童在丰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实质性能力与品格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背景下,学校为更好地承担立德树人重任,学校道德教育必然要回归人性与价值,真正立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学习机制,关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品格与道德素养形成,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自信与自觉,以期使学校德育实现全面育人与保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4-2-24)[2015-04-25].http://www.nmg.xinhuanet.com/zt/2014zt/yqhxjzg/2014-12/25/c_1113778817.htm.

[2]洛克伍德,A.T.(1997)《什么是品格教育?》载默尔纳,A.主编《儿童品格的建构》英文版p180.

[3]朱小蔓.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视野与具体研究方法[J].南通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p46一47.

[4]特里萨·M·麦克德维特.儿童发展与教育[M].李琪,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60-561.

[5]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Bantam,1991:67-70.

[6]LickonaT.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1996,25(1):93-100.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品格道德教育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价值观(二)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价值观(一)
冬季暖男必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