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5-06-18王丹

文理导航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王丹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重视有效性研究,通过增加教学信息量、开展师生互动、营造浓厚氛围以及重视信息反馈和情感激励等方式,切实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环节有效性,对整个课堂教学成效意义重大。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与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一、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提供丰富教学信息

丰富的教学信息是承载历史教学有效深入的重要基础,离开了丰富的信息,仅靠空巴巴的讲解,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理解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笔者将丰富课堂教学信息作为抓手,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多媒体手段成为了历史教学的重要帮手,笔者运用网络搜集了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成效非常明显。例如在《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一课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段有中南海警卫团亲身参与粉碎反革命集团的一位当事人回忆内容作为补充信息,讲述了华国锋同志在叶剑英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在汪东兴等领导人的配合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如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人员抓捕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而言具有非常浓厚的吸引力。有了这样的教学信息补充,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历史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发挥师生互动作用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师生互动,单向的讲解或是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都无法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只有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分工,采取有效的互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应如此。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既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又紧扣教学节奏进行点拨引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进行对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既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同时也发挥了重难点的点拨作用,古今对照从现在中日两国之间存在东海纷争,尤其是钓鱼岛问题这一状况入手,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实力对比和如今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的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笔者在课堂上出示了我国在国防军事实力方面的一些典型场景,如新型战机一跃而起,辽宁号航母披荆斩浪,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三、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创设多彩开放氛围

历史是一本浩瀚的全书,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成为书中的一个符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不能机械灌输成品答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掘,要以包容的胸怀对待学生思维的创新,无论对错与否都要保护学生思维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拓展思维,提高素质化水平。例如在《洋务运动》中,笔者要求学生分析洋务运动的起源、背景,洋务运动有着什么样的先天性不足,为什么注定了洋务运动要以失败而告终,同时要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具有哪些进步意义。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客观全面准确评价洋务运动,避免学生因为思维角度的残缺而导致理解的不全面。再比如《戊戌变法》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推进方式、变法结局等方面进行分析,还引导学生将当年的戊戌变法和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深度改革进行对比分析,要求他们寻找到其中的相似点、不同点。这样的思维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更大的扩展性,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认真讨论分析,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包容开放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学得更有激情。

四、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重视反馈信息搜集

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既是提高历史教学针对性的要求,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审视不足,提高拾遗补缺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中,都设置了当堂教学反馈这一环节,多则三五题,少则两三题,通过当堂学习要点回顾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这样的针对性反馈信息评估本节课教学成效。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最后环节的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进行巩固。几年来,笔者一直重视当堂教学信息反馈的研究,课堂现场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不仅及时而且准确,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的第一手信息,这样在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进。

五、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应当体现情感激励效应

情感是推动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来自于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也有来自于教师的激励效应。教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体现情感促进效应,首先要抓住教材内容进行情感促进,例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港澳回归时进行权力交接、部队进驻等具有纪念价值的历史瞬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节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思想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而言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评价学生,寻找学习中的闪光点、进步之处进行表扬鼓励,增加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快乐因素,这也能够达到推动教学有效开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因素,不断优化方法模式,形成合力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春伟.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5(05)

[2]王晓乐.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冠今中学)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