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患子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2015-06-15申晓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播种育苗

申晓红

摘 要:通过对无患子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无患子种子经变温吸胀吸水、沙藏催芽后,发芽率可达95%以上,播种后40d左右形成幼苗;(2)无患子当年生苗苗高、地径生长趋势均呈“∧”型单峰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两者均于7月中下旬进入速生期,8月呈现生长高峰期,1年生苗生长期约247d,平均树高达114.5cm,平均地径达11.38mm,表现出对本地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无患子;播种育苗;生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0-125-02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无患子科深根性落叶乔木,抗风力强,喜光,稍耐阴,树高15m,树龄达100~200a,种子无胚乳,黑色球形,光亮而坚硬[1]。无患子自温带到热带均有分布,耐干旱、贫瘠,抗病虫害能力强,其在安徽天然分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但在长江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也能正常生长。无患子冠形美观,秋叶金黄,被称之为“城市黄金树”,并且可吸收汽车尾气、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城市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

无患子果肉富含无患子皂苷,起泡性好、去污力强,现已被开发成洁肤化妆品、洗发香波及金银珠宝清洁保养剂等;其种仁含油率高达42.8%,全果压榨出的油脂所含亚油酸、油酸高达62.5%,是我国台湾及淮河以南地区的一种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柴油制备原料[3]。此外,无患子木材不需任何防腐剂处理可自然防蛀虫,在对生态环保日益重视的今天,生产无患子有机木材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尤其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等方面综合利用程度的提高,无患子作为一种多功能植物,其开发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良种壮苗的使用量也急剧增大。为此,笔者基于对无患子引种育苗及壮苗培育试验,重点研究了其苗期生长规律,意在满足无患子工程用苗的需求,以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含山县国有苍山林场,地处117°53′23″E,31°24′18″N,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1 011mm,年均气温15.7℃,极端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40℃;年均风速3.1m/s,年日照时数2 102h,无霜期235d;土壤为黄棕壤,土层厚约30~50cm,pH值为6.5。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树种为主,并伴有少量常绿阔叶乔、灌木种类的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内人工林以松类为主,分布树种300多种。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无患子种子于2013年10月采自江西省九江种子园;自播种出苗至落叶期,定期观测苗木物候期、生长量及病虫害情况。当幼苗出齐后,随机设立6个固定样行,每个样行观测记录50株,每隔30d分别用卷尺、游标卡尺测量苗高和根径,最后求得平均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患子种子采收、调制与低温催芽处理

3.1.1 种子采收除杂 2013年10月下旬选择无患子健壮的结果母树,当果实外皮呈微透明的橙黄色、稍起皱时,用长竹竿敲击果序,使种子脱落、收集,用清水浸泡、沤制;当发现外壳充分吸水、胀裂时,用手搓洗,去外果皮及其他杂质,捞出种子,再以流水浸泡24h,用浮选法选出饱满种子,晾干备用。

3.1.2 种子消毒 先将选出待用的饱满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液浸种2h后捞出,再以流水漂净药液,放入40%硫酸中脱脂处理2~4h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3.1.3 变温吸胀吸水 将消毒备用种子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瓦缸或木桶容器中,慢慢地沿容器壁注入100℃热水,一边注水,一边搅拌,使种子触水冷热均匀,水量多少以没过种子1~2cm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密容器口,静置24h,到第2天倒出容器中的水,再加入清水浸泡7d,水量以没过种子即可。

3.1.4 湿沙催芽越冬 先用清水将新采的细河沙湿度调制好,以“手握沙成团不滴水,松开即散”为宜;再将湿沙与种子按3∶1比例,充分均匀相拌后装入已浸透水的大口径瓦盆中,盖好塑料膜,细绳扎紧,放置背风向阳处越冬催芽。

3.2 无患子种子沙藏催芽后的播种育苗

3.2.1 苗床制作及施基肥 苗圃的选择与整地按常规育苗要求,圃地用浓度为3%硫酸亚铁液按2.5kg/m2对土壤消毒和缓解碱性。结合整地撒施无机复合肥、腐熟饼肥各1 500kg/hm2。苗床南北走向,宽1.2m、高20~25cm、步道宽40cm,边沟深约45cm。

3.2.2 适时点播 2014年3月中旬发现有部分种子胚根露白,及时挑选出,按株行距30cm×50cm,挖10cm左右深穴,浇透水,点播后覆土3~5cm。尚未露白的种子继续催芽,然后再按上述方法适时点播。

3.2.3 苗期管理 在幼苗真叶发出后,于清晨浇透水1次,并及时松土保墒。6月份底前每30d追施N肥1次,7月份每15d追施1次速效肥,以N、P肥为主,8月份后改施复合肥,同时叶面喷洒2%磷酸二氢钾液。其他如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苗期管理按正常进行。

3.3 无患子1年苗物候特征、苗高及地径生长规律研究 3月10日开始出苗,4月3日开始大量出苗,4月19日幼苗出齐,出苗期持续40d,此阶段苗高、地径生长量非常小;生长初期持续96d,苗高、地径生长仍很缓慢;7月下旬进入速生期,8月中、下旬呈现高峰生长,平均高净生长量达26.5cm,月最大净生长量出现在8月,达32.4mm,占全年高生长的28.37%。苗木硬化期后,10月25日后苗高、地径生长减缓,11月15日后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如图1)。据2014年底调查,无患子当年苗生长期约247d,当年苗高达114.5cm,平均地径11.4mm,产苗量达6.66万株/hm2,符合壮苗标准。综合分析认为,无患子为中等速生树种。

在整个生长期中,无患子月地径最大净生长量也出现在8月,约1.89mm,占全年地径16.61%;进入10月份后逐渐下降,月净生长量仅0.70mm;11月中旬地径生长停止。无患子播种苗地径生长高峰集中于7~9月,地径速生期较长,期间地径的生长量达5.36mm,占全年地径生长量的47.10%(如图2)。

4 结论与讨论

(1)无患子外种皮附生蜡质层,其质地为硬骨质,在常温下自然完成吸胀吸水困难,萌芽力极低。因此,在人工播种前,必须对其种子进行变温浸泡和湿沙低温催芽处理,可大大提高出苗率。应用此方法育苗,出苗时间相对一致,苗木生长均匀,个体间差异小,壮苗率大大增加。

(2)无患子幼苗出齐后,根据苗木分布情况,要适时间苗、移植,一般密度控制在6.66万株/hm2;幼苗在生长初期非常弱小,杂草与幼苗争夺水、肥、光、热等因子相当激烈,此时要及时中耕除草2~3次,直到苗木冠幅完全覆盖整个苗床。另外,还要根据幼苗的不同物候期,结合天气状况,及时灌溉与追肥,尤其要注意的是苗木生长高峰期的7~9月。

参考文献

[1]笪红卫,武坤红,李金兰.无患子的育苗与定植栽培[J].林业科技情报,2007(2):25-25.

[2]黄素梅,王敬文,杜孟浩,等.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6):1-5.

[3]贾黎明,孙操稳.生物柴油树种无患子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191-19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播种育苗
文冠果育苗技术
番茄栽培技术
无公害小辣椒在唐河县的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红叶小檗的育苗技术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