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2015-06-12胡鹏

对外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区位熵池州主导产业

[摘要]基于2012年数据,选取需求收入弹性、区位熵等指标对池州市各主要工业行业及旅游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业、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池州市主导产业,应该重点培育和发展。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主导产业要素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促进池州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池州;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区位熵;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5-0048-03

[作者简介]胡鹏(1981-),男,汉族,安徽广德人,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池州市产业承接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视角”(项目编号:2010sk509)。

一、引言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池州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茶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矿藏的储量居安徽之首,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多、开发加工潜力大,为华东地区之首。池州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现有工业门类34个,已初步形成了非金属矿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

自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后,池州市经济社会步入新的发展和成长阶段,经济特征及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实现池州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池州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与挑战,工业基础薄弱,行业集中度不高,缺乏竞争优势,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外资利用率不高,市场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等。

主导产业对于池州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与带动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本文以主导产业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收入弹性系数和区位熵指标对池州经济和产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力求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池州市主导产业,进而促进池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引导池州市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促使池州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如周振华以结构矛盾环节的基本框架构造增长后劲基准,短缺替代弹性基准,瓶颈效应基准;秦耀辰,张丽君(2009)阐述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重点,得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进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各个地区双赢的结论 。

另一类则是对某一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如赵玉林,张倩男(2007)将主导产业分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支柱性主导产业和一般性主导产业,并对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研究;曾淑婉,刘军(2011)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进行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赵斌(2011)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在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上基于主导产业基准和在国内新形势下以区域和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进行研究,但大多是针对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而展开,对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方法,确定池州市主导产业。

三、池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池州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选取池州市工业数据,按池州产业发展情况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选择了主要工业部门和旅游业共27个产业,基本上涵盖了池州所有的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因为相关数据很难获取,导致实际操作性存在误差,如无法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关联度指标测算,池州市部分产业数据无法获得,因此无法选择测算产业关联强度指标和技术进步率,本文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区位熵测算。

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的公式如下:

X1=(dQi/Qi)/(dY/Y)

这里Qi表示i产业的需求量,用产业产值代替,Y表示国民收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需求收入弹性指标表示需求收入弹性越大,该产业更具有竞争力,能够加速技术进步。

区位熵指标的公式为:

Xi=(Bij/Bj)/(Gi/G)

B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产值,Bj表示j区域的经济总产值,Gi表示全国i产业产值,G为全国经济总产值。如果Xi>1,说明j区域i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具有优势;反之,不具有优势,该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发展规模相比其他的产业,更具有规模优势,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Xi>2,该产业可作为区域专业化主导产业。

(二)指标测算与结论分析

1指标测算

2结论分析

根据表1数据可知,池州产业中需求收入弹性和区位熵都大于1 的产业有旅游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都大于2,这些产业具有规模优势,但需求弹性系数较小,说明这些行业具有潜在的相对优势,其他产业数值较小且大多为负值,表明目前不具备作为主导产业的条件,综上分析可以得出池州应该把旅游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结论。endprint

四、促进池州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发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池州市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定主导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有机结合,特别要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突出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政府行为,公平配置资源,优化市场环境,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优质的服务。要大力加强池州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改善池州市主导产业的投资环境、经营环境及发展环境,推动池州市主导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优化主导产业要素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

池州市应建立适合主导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实现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着重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在价值链横向和纵向的深度拓展。根据主导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配套和发展优势,统筹优化池州市产业空间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强化区域经济

联动、产业协作发展意识,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接轨,增强池州市主导产业对池州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依据池州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实施主导产业升级计划,制定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和品牌培育路线图,选准重点突破的关键点和终端产品,通过招商重组和改造升级,加快技术、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有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承接产业转移。切实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大央企、知名民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金融招商力度,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补链、强链”招商。梳理完善新常态下的招商政策体系,健全以质量、效益和产业导向为主的绩效评估机制。

(四)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加速主导产业发展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是资金支持,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是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的有效路径。池州市应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设立主导产业投资专项资金,制定全方位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金。同时,也要全面推动金融体系创新,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企业债券、风投基金、项目融资等资本运作并完善信托机构与资金担保能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引进域外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3]赵玉林,张倩男湖北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曾淑婉,刘军基于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港口经济,2011(4)

[5]赵斌中国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6)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位熵池州主导产业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La vie belle grâceàla technologie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