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潮大爱洞开心灵

2015-06-10黄敏胡昌林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松滋市特校自闭症

黄敏 胡昌林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廖君秋老师,几乎每天都是品着台湾作家张文亮《带着蜗牛去散步》这首诗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不知道这是上帝的玩笑还是命运的乖戾,反正,容不得她着急、生闷气或者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她的责任在此,使命在此,她的事业就是用爱来洞开这群患有自闭症孩子的心灵。

凤凰涅槃:从个体不幸到社会使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廖君秋也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梦想,人生的彩虹在她的设想中绚丽斑斓。然而,儿子出世后不幸患上自闭症,给了她迎头痛击,使她一下子掉入痛苦的深渊。

从儿子3岁开始,她就带着他奔波在寻医问药、康复训练的路途中,上武汉,跑长沙,下汕头,每月要花去数千元的康复费用,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眼看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同龄的孩子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而自己的儿子却没有一所普通学校愿意收读,她不禁黯然流泪:难道儿子就这样在懵懂而颟顸的世界里度过一生?

绝不能,她要给儿子寻找一片生命的绿洲。于是,她带着儿子来到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儿子成为了特校的一名学生,她也由一名普通初中教师成为了一名守望自闭症患儿的特殊教师。

到特校后,廖君秋的人生便开始了全新的设计。每天,她面对的是一群懵懂无知、只知道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看着这些面容姣好、眼神空洞的孩子,她总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她的这种感觉很快超越出了一个个体母亲的拥有,而上升为一种教特使命和社会责任,她立志要借助特校这个平台,为更多的自闭症孩子营造一个生命的伊甸园。

经过她的努力,市特校的自闭症康复训练终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公立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星自闭症训练中心,先后对近百名自闭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个训课、集体课和感觉统合训练,矫正他们的刻板、多动和不良行为,让他们逐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华丽转身:从专业教师到爱心妈妈

廖君秋曾是一名初中教师,敬业、精业、守业,是学校每年表彰的先进模范。自从她来到市特校后,她的事业也开始了“华丽转身”,从一名专业教师成为一名成年累月陪伴和守护学生的“爱心妈妈”。

当一名特教教师,首要条件是要爱心如炽。有的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弄脏裤子,廖君秋会及时进行更换、清洗;有的孩子缺衣少穿,她会拿自己孩子的衣服、鞋子给他们换上;有的孩子发烧感冒,她买来药亲自喂他们喝下;教孩子说话,她不惜一遍遍发音,直至声音沙哑……

因为有相似的经历,当这些孩子的家长无处诉说他们的苦闷时,她便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者。王天宇的妈妈坐在她面前,含泪讲述她的孩子时,廖君秋也流下了泪,告诉家长怎样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怎样配合教师训练让孩子逐步走出自闭;当郭宇凡的妈妈因为精神上的压力,无奈离开训练中心时,她也感到心痛,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母亲的绝望,而她却无能为力;当文舒凡、田硕平、王国屹等孩子走出训练中心去普校读书时,她又感到了欣慰,因为所有的辛苦与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在她带过的孩子中,有个五岁的小男孩叫佳宇,刚来训练中心时,他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漠不关心,整天只知道玩手指。他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脾气很差。为了教他说话,廖君秋买来镜子,只是为了让他认识自己,可以看见自己的口型;她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发音,只是为了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去认真地听;她买来泡泡水,和他一起吹泡泡,只是为了增强他的肺活量,能够发出声音来……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他只是用漠然的眼神看着她,发不出声音。她非常着急,如果在六岁之前还不能说话,就意味着他终身都不会有语言了。

终于,在第三个月她又在教他发音时,他突然站起来靠向她,说了一声“妈妈”。顿时,她泪如雨下,那是她三个月来听到的最美妙声音,虽然他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从这以后,他慢慢地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会的东西越来越多,怪异行为也逐渐减少了,脾气变得温和了。

在这里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从行为矫正开始,训练他们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而这一切能力的获得,都要教师付出百倍的努力,把一个个目标进行分解,再一遍遍教给他们,直到他们掌握为止。这就是廖君秋的工作,每天都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强化,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化茧成蝶:从普通教师到特教专家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在全世界来说都还是一个难题。由于自闭症的病因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定论,所以也就没有现成的教育方法,一切都要靠特教教师的摸索。

在这块特殊领域,廖君秋可谓融入了全部的心血,投入了所有的心智,她要摸索,她要探知,她要积累。一年又一年,她终于化茧成蝶,从一名普通教师开始,逐步修炼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专家。2012年底她受世界宣明会的邀请,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训”,学习到了最前沿的教学训练方法。她持续地为训练中心教师提供个训课的教学指导,让更多新加入的教师尽快掌握训练学生的方法。2013年她受爱德国际基金会的邀请,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孤独症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浅谈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她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学案例》《浅谈无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游戏对自闭症儿童训练的作用》等多篇论文获得区级、省级一等奖。她积极组织训练中心教师申报的省级课题《无语自闭症儿童发音训练的实验研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课题。她先后被授予“松滋市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先进妇女工作者”“优秀妇女工作者”“最美松滋人”等称号,并获得第三届“金松教育奖”殊荣。

九年来,廖君秋已将特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将这些特殊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现在,不管他们做出怎样“惊天动地”的事情,她都会处变不惊,因为他们就像一只只小蜗牛,需要用爱心去慢慢等待他们、帮助他们,她要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让这些家庭不再感到无助!

猜你喜欢

松滋市特校自闭症
创特色品质特校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The teacher who makes me shine
How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