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阳五个突出打造省双拥模范县

2015-06-10倪昌利孙辉

铁军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拥工作

倪昌利 孙辉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弘扬传统,扩大战果,严格标准,再创佳绩”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双拥领域,丰富双拥内容,创新双拥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突出网络建设,始终把强化领导摆在双拥创建工作的首要位置

泗阳始终把双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关注双拥组织领导、计划安排、重大活动、人员及经费保障等事關创建工作的重要事项。

完善组织体系。为切实加大双拥创建工作领导力度,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关工作。此外,县重点工作督查办公室以及县双拥办公室还联合成立了多个督查组,对全县双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通报。

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双拥创建工作方面的共性和个性责任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同时,建立了党委议事制度、军地互访制度、军民共建制度、县级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制度,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工作上有制度、落实上有目标、行为上有规范。

夯实工作基础。始终坚持把加强各级双拥办公室建设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倾斜,使县直机关、驻泗部队、各乡镇的双拥办公室都达到了“八有”标准:有办公地点、有专兼职办公人员、有办公桌椅、有办公经费、有档案柜、有电脑设备、有规章制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资料。

加强双拥示范点建设。目前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双拥示范点建设遍地开花,硕果累累,全县共培育双拥示范点154个,其中县乡机关88个,企事业单位32个,村居46个,促进了双拥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突出宣传教育,始终把舆论导向贯穿双拥创建工作的整个过程

为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双拥创建意识,四年来,泗阳认真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全力营造人人关注双拥创建、人人支持双拥创建、人人参与双拥创建的浓厚氛围。

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军民参观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泗阳结合纪念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节日,集中收录了100多部战争题材影碟片,配发至全县所有乡村以及企业,在青年民兵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进行播放。同时,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八一”建军节等,积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双拥优抚政策宣传活动等。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泗阳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文艺演出以及好军嫂、军人好母亲、优秀兵妈妈评选活动、军民联欢会、双拥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建立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标牌。四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制作安装经费48万元,设立双拥大型宣传牌26块、双拥灯箱宣传标牌67块,完成双拥一条街建设,并专门命名了双拥广场和双拥路。县城63个服务窗口单位都设立了“军人优先”“伤病残军人优先”等标志牌,对现役军人和重点优扶对象实行优先、优质、优惠服务,提高了双拥创建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按照县统一部署和安排,县各新闻单位始终把双拥创建列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县“两台一报”开设了“双拥创建之窗”专题栏目,在网上泗阳开通了双拥网站,开展长期不间断的宣传报道。

突出政策落实,始终把优抚安置当成双拥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确保8013名优抚对象享受抚恤定补,泗阳积极采取“掌握到户、分类指导、分期解决、全面推进”的方法,努力把各项优抚政策法规落实到位,把各项扶助措施兑现到户到人。

积极组织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累计培训退役士兵1932人,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双证获取率达到98%,就业率达到100%。

稳妥推进“慰烈工程”建设。完成了对全县947名散葬烈士(其中无名烈士234名)的调查登记、统一编号工作。县政府先期投入1500万元(工程总造价2800万元),规划建设了6个烈士墓集中安葬点,在安葬过程中均按政策规定给予经济补助,并与散葬烈士亲属签订迁葬协议。

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政策。泗阳按照“再穷不能穷优抚对象、再苦不能苦‘三老’人员”的观念,积极解决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的住房难、治病难、生活难等问题。为更好地落实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待遇,投资近420万元,新建了全省一流的县军干所,老干部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突出科技拥军,始终把帮其所需作为双拥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泗阳不断巩固科技拥军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科技拥军现场会精神,始终按照“科技拥军、质量建军”的要求,把科技拥军作为开展特色创建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

积极开展电脑技能培训。县政府先后拨款20多万元为驻泗部队购买38台电脑,县双拥办先后与泗中、电大等单位联合举办了14期电脑专业培训班,组织优秀教师为部队官兵培训电脑实用技术达300多人次,大多数官兵拿到了电脑操作中级等级证书。

积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部队军营,定期举办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官兵了解掌握实用农业技术。

积极开展赠书到军营活动。县委宣传部、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开展智力拥军活动,先后向驻泗部队赠送各类科技书籍和刊物2万多册。同时,县图书馆还免费向驻泗部队官兵开放,为他们学习科技知识提供了便利。

突出军民共建,始终把互办实事视为双拥创建工作的共同责任

泗阳共有人武、消防、武警、73830部队四支驻军单位,长期以来,军地心心相印,荣辱与共,驻军单位与地方共建率100%。

四年间,县财政累计投入110万元开展“八一”和春节慰问,投入350万元为县消防大队建设办公楼和添置消防器材,投入260多万元支持县武警中队搬迁新建,较好地改善了官兵生活和训练环境。

同时,驻泗部队指战员都能把泗阳当成“第二故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先后开展了“我爱家乡,美化家园”、“与时俱进促转型,开拓创新建小康”等主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军区关于《组织和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共同致富,扶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扶助贫困学生和特困学生”活动的意见》,先后涌现出“双带”标兵36人,扶持贫困村1个、扶持贫困户120户,资助贫困学生和特困学生110人,县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双带双扶“先进单位。

此外,各驻军部队积极参加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的治安执勤,先后为民兵和中小学生组织军事训练3万多人;多次组织开展地方重点工程建设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清扫垃圾、结对帮扶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党亚惠)

猜你喜欢

双拥工作
姚安县文联“双拥”征文启事
鱼水情深续写“常熟样本”
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双拥工作的形成和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做好首都双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从“双拥”工作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