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演话剧

2015-06-10潘潘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5年53期
关键词:安东汇演话剧

1981年初春,全市大学生文艺汇演开始。我们学校也积极参与,赶排了自编、自导(后期请了专业导演指导)、自演的多幕话剧《归异》。

当时的中国,刚刚踏上改革开放的征程,文艺领域也是一派复兴繁荣的景象。我们这部话剧是以解放思想为主旨,展现刘若冰、安东等新一代大学生追求理想、追求爱情的精神风貌。而女主角刘若冰的父亲不仅在思想上守旧,对改革开放不理解,而且在年轻时期就曾为了个人政治声誉抛弃恋人。改革开放后,他仍然固守旧的思维行为方式,不想让女儿嫁给出身不好的男主角安东,而希望其与自己老战友的儿子、复员军人、学院团委书记江遥南成亲。而我,就扮演这个不招女主角待见的江遥南。

虽然不招女主角待见,但剧情规定我这个角色还是要对其一往情深。特别是在接到女主角的绝交信后,更是要痛苦、悲愤、绝望乃至失控。我清楚地记得,每次演出还真有一封手写的来信,也不知是女主演写的,还是剧务写的。平时排练、彩排瞎比画或用假的替代,真正演出时就拿出一封真正的来信。记得信的第一句是这么写的:“遥南,我们的关系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剧情规定我看到这里就要做出反应,直到把这封信撕了,所以,我一直也没有看到下面的内容到底是怎么写的。相对于我的投入,男主演对女主角倒是有些不冷不热,以致女主演多次责怪他:“你是冷血动物啊?你看看人家潘潘。”

记得那次演出结束后,班里的同学告诉我,在观众席听到有小女生边看边議论,说“江遥南比安东精神”。我听到这话也是比较受用的,尽管我的剧照照得不咋地,且好像比男主角矮,其实我俩都是一米七八。

这次汇演,我们的剧目得了二等奖,还在《北京晚报》刊发了消息和剧照。大家高兴,就到西四西南角的同和居撮了一顿,十来个人花了几十块钱。席间边吃边唱,还引得外国游客前来一探究竟。如今,我们中有些人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但那些年我们演话剧,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猜你喜欢

安东汇演话剧
话剧《坦先生》
全省审计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安东奎,愿尽一己之力推动中韩产业合作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话剧《二月》海报
滑雪初体验
国学文化汇演
图书选荐师安东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