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普洱茶消费观之我见

2015-06-09普茶藏珍

普洱 2015年2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消费

普茶藏珍

普洱茶“南重北轻”总结的是过去十年普洱茶在中国南北方发展的格局。为何是“南重北轻”呢?主要还是从普洱茶的消费群体、交易量、茶文化的推广、流通、生产、仓储、存放等几个方面数据来衡量。无一不是呈一边倒的南强北弱态势。当然必须注明的是,这里的北方概念并非地理意义上划分的北方区域,就本文而言,大体是指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之外的其他省份或地区。

大约从2000年开始,大量普洱老茶开始由港台流向珠三角地区。伴随着港台的普洱品鉴文化和消费理念在南方等地掀起一番普洱热潮后,历经十几年发展,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由最初普洱茶传播的桥头堡地区,逐渐演变成普洱茶交易中心,形成以广州、东莞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辐射的普洱茶发展和流通格局。造成这样的改变是由南方地区广泛的普洱茶消费群体,专业的收藏家,完善的普洱交易平台以及规模宏大的普洱仓储所决定的。而这十年期间,北方地区的普洱茶市场发展又呈什么态势呢?

虽然目前存在“南重北轻”的格局,但南方普洱茶市场也开始出现饱和,大量的存茶沉淀期间,这些巨量存量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而此时,北方的普洱市场发展正方兴未艾,普洱消费在北方地区正不断“攻城拔寨”,越来越占据当地茶消费主导地位。研究北方普洱市场的消费观,有利于解决南方普洱茶存量的出路问题。但北方普洱市场的需求也有其与南方市场不同之处,粗析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重喝轻藏

北方市场对普洱茶的消费与南方市场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更重于喝,对普洱茶的收藏和存放反而不如南方重视。究其原因,主要由三个方面导致。首先北方区域的普洱消费者对普洱茶认识,因为历史原因比南方市场的消费者慢半拍,所有关于普洱茶消费理念皆由南往北传播输送,并逐渐形成饮用风气。北方的普洱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识比南方人来的晚且基础更浅,对于普洱茶如何收藏,未来是否有前景尚处于亦步亦趋的认识阶段。而南方市场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接触普洱存放理念,历经多年实践,大体对普洱茶投资和收藏有了大局观和较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南方得天独厚的潮湿气候相对北方较为干燥的气候更适合普洱茶的存放和转化,这点在南北方早已形成共识。气候原因也是导致北方存茶步伐缓慢的重要原因,但北方新晋普洱投资群体亦找到解决方法,就是在南方寻找仓库存放一定时间后再运往北方,或者是寻找在南方已经存放多年,已经转化到一定程度的次新茶,再发往北方仓库存放。

最后,影响北方存茶缓慢不可忽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普洱茶交易平台的中心在南方。普洱茶在南方地区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芳村和东莞为首的庞大的普洱茶交易体系,这个体系集生产、运输、资讯、交易、存放为一体,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普洱茶产业链,专业化的存茶主要是为了通过普洱茶的转化而赚取派生价值,而有了这个体系,普洱茶存放的出路就得以解决。北方地区虽然也有自己的区域茶叶批发市场,但普洱茶占的份额并不太大,即便有经营普洱的店商,从专业度或相关资讯的获取上都相对薄弱略有欠缺。但随着北方普洱茶消费群体的壮大和南北资讯交流更为便捷,相信北方市场未来在普洱茶的收藏上会有一个快速提升。

强老茶弱新茶

北方地区普洱茶消费市场的中心在北京,北京以其政治文化艺术和人才汇聚而言,都堪称中国数一数二的消费大城市,所有中国最顶级消费无一不在北京实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包括各种茶叶消费,其中也包含普洱茶。一旦北京市场认同普洱茶品饮的各种功效和口腔的精彩后,那么这类茶最顶级和高端的品种,会因价格杠杆作用而大量流入这个区域供市场消耗。自然普洱茶中的老茶以其珍贵、稀缺、滋味醇厚、层次丰富等特点受到北京市场的青睐,北方的普洱消费者对这类老茶趋之若鹜,通过大幅拉升价格而弓l导老茶从南往北流入这个市场。而北京的茶叶消费观念向来是北方各城市的指引,它具有很大辐射性,北方各省到北京办事馈赠或消费普洱自然都以老茶为第一选择。相比而言,新茶因转化未到位,口感仍有待提升,且价格相对低廉,数量较为泛滥,故不太受北方市场接受。当然,老茶重喝,新茶重存,之前已经说到了北方市场重喝轻存,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

喜大树厌台地

总体而言,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茶叶消费市场,过往都是传统绿茶消费区域,绿茶重香且不涩。故北方市场即便喝新茶也大都选择汤水细腻柔顺,苦涩度低的大树茶。而台地茶因树龄小苦涩度较高且转化慢,在北方市场较为被抗拒,反而南方地区的消费者从存放为考量,认为不苦不涩非普洱,能喝就喝,喝不下就存,对苦涩相对容忍度大些。普洱茶中大树茶以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苦涩度都较台地茶轻,易入口,适合北方人的口感喜好。当然从生态环境衡量,大树茶生态度更好也是被北方市场喜欢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一些不法厂商,利用北方市场怕苦涩、喜高香的消费特点,生产出大量的烘青茶迎合北方市场需求,而烘青茶以提高杀青温度,去涩提香,虽然带来一定口腔上的适饮性,但大量破坏了利于普洱茶转化的微生物茵,已经是准绿茶,这些制作不利于普洱茶后期转化,在南方市场被大量抵制。

爱干仓拒湿仓

由于普洱茶消费在北方开展较晚,很多传统的普洱茶饮用方式并不为北方市场正确认识,外加上北方地区喝茶的独特性,导致北方区域普洱消费对湿仓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抗拒感。直观地认为普洱茶湿仓了,霉变了,不是低劣产品就是奸商故意而为之,故产生抵触情绪。但适度的湿仓其实是为了加速普洱陈化,以较低成本解决普洱茶苦涩问题,转香化甜,但更重要的是使生普的茶性由寒性转为温,减少对身体的刺激性,达到养胃等功效。南方普洱消费者因为身处普洱茶传统消费区域,对仓茶的产生有全面的认识,故对适度专业的湿仓表示理解和接受。当然,在喝过一定时期太干而又转化不到位的普洱茶后,会导致身体各种或多或少不适,北方市场终归会逐渐转变对普洱湿仓茶的认识,也会陆续接受转化较为适度和平衡的仓茶。

普洱收藏重茶质轻品牌名气

北方市场的消费者在收藏普洱茶的品种选择上,比较注重口感和冲泡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茶叶的性价比有一定的要求,这方面的选择比南方市场的消费者更为理性且合理,因为他们认为普洱茶无论如何收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喝,为了消耗,故口感和性价比很重要。而南方市场因为重存,所以更加重视出货通道,也就是变现平台。传统品牌因为历史原因造就,都有自己相对完善的价格机制和销售平台,新生品牌有些实力雄厚的,也通过资金运作在市场上人为地造就供求平台,所谓运作或炒作。过去十年,南方市场因为身处普洱茶交易和存放中心,各大品牌厂商聚集广州芳村和东莞市场,通过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无形的资金在市场运作,使得某些品牌的交易极端频繁,通过不断换手吸引外围承接资金陆续入场,达到炒作目的以获取短期暴利,这样的运作在南方市场层出不穷,严重畸形,对普洱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过往十年来南方市场习惯了也依赖了这种模式,故对所谓的品牌很重视。但每当发生普洱市场地震或资金链断裂时,南方市场的普洱茶跑路老板层出不穷,相对北方市场这样的现象则少之又少。皆因北方市场远离炒作中心,北方消费者对待普洱炒作更为理性和冷静,买茶必须要看茶质量,出手必以性价比作为衡量。故大量知名度小但用料精良的纯料茶在北方市场上更为受宠就是这个原因。

若说过去十年的普洱茶市场的辉煌主要作用在南方市场,那么未来十年普洱茶发展势头要能持之以恒持续向上,很关键要看北方市场的开拓和健康发展,北方普洱市场虽起步晚,但潜力更大,有南方市场的炒作教训l在前,北方市场必能吸取教训I避免重蹈覆辙,冷静的消费理念也有助鼓励那些重视茶叶质量的小品牌大量出现,最终能改变过往一味通过只片面强调品牌知名度来配合市场炒作的畸形现象,终归会有大量实至名归的名牌普洱茶品种出现。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消费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国内消费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新消费ABC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