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简单的蝉

2015-06-08尹涛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5期
关键词:修士北美洲蜕壳

尹涛

如果从听觉上找一种声音来代表夏天,那就非蝉鸣莫属了。蝉又叫知了,在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里,它被批评为是一个不虚心的家伙,因为它总是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可这真是冤枉了它!其实,蝉在昆虫界可是不简单的,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吧。

男高音歌唱家

蝉被誉为“昆虫歌唱家”和“大自然的歌手”,可能你会提出抗议它们叫得那么单调,那么吵,还被称为“歌唱家”,太不公平了!的确,蝉的鸣叫是不太好听,甚至是有一些刺耳。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蝉有2 000多种,叫得好听的也只有几种。北美洲的蝉大多发出的是嘀嗒嘀嗒和呜呜声,我国常见的蝉发出的声音和北美洲的蝉声差不多。一般蝉的叫声可达60~80分贝,这和割草机发出的声音差不多;有体形大的蝉发出的叫声甚至可以达到100~130分贝,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好了,原谅这些小东西们吧。蝉之所以发出叫声,那是雄蝉在向雌蝉“求爱”。之所以说它们是男高音歌唱家,那是因为只有雄蝉可以发出声音。雌蝉是不会叫的,被称为“哑巴蝉”,好可怜!在雄蝉的腹部,有一套复杂的发声装置,可以调音和放大声音,自带功放音响了,好厉害。你知道吗?蝉的耳朵也在腹部,只不过在它们自己高声放歌的时候,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雌蝉的发声器官已经退化,在它们听到雄蝉发出的邀请时,却只能哑不作声。蝉的“情侣”之间是没有“对唱”的。不过也有科学家说,雌蝉也能发出低音量次声来应答,只不过我们人类的耳朵听不到罢了。

黑暗修士

如果把你关进一个黑屋子里,供你吃喝,每3天或者5天放你出来在阳光下活动10分钟,再把你关进去,你能忍受得了吗?我相信很多人都受不了,但是蝉在钻出地面爬上枝头鸣叫前,要在黑暗的地下待上最少一年,有的要待3年或者5年,甚至是13年或17年!

在中国,常见的蝉叫蚱蝉,每年5月份开始,陆续有一些蝉的幼虫(羽化前的蝉)钻出泥土,经过蜕壳羽化成为真正的蝉。它们在阳光下享受大约一个月的时光,就开始忙着繁育后代。雌蝉会找一些细嫩的枝条,用产卵器刺破树皮,把卵产在里面。卵产得很多,密密麻麻的。产完卵后,雌蝉会把树皮咬破,这样枝条就会慢慢地枯死。到了来年的5月份,这些枯枝掉落了,那些卵刚好也孵化了。孵化了的小幼虫和蚂蚁差不多大小,被称为蝉蚁。蝉蚁迅速地钻入土中,从此开始了黑暗的修士生活。

“黑暗修士”潜入土中后,不怎么活动,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修士”们也慢慢长大,开始挖更大的洞。天气冷的时候,它们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移动到树根附近活动。就这样在黑暗中修行,体形经过5次变化,时间一到,就破土而出。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里这么赞美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疯狂的数学大师

前面我们说了,“黑暗修士”们在地下的时间有3年、5年,甚至13年和17年。你发现了吗?3、5、13、17都是质数,是不是蝉们都懂数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引起了生物学家和数学家们浓厚的兴趣。在北美洲有两种著名的蝉:13年蝉和17年蝉,被称为“周期蝉”。因为这两种蝉的幼虫在地下待的时间太长了,科学家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观察和研究,才终于确定了它们的周期。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们要选择13年或17年出现一次呢?有科学家解释说,是因为这些蝉要和它们的天敌避开,选择质数年,可以尽量少地和天敌的繁殖周期重叠,被吃掉的可能性就小。目前,这只是一个假说,科学家们还在探索中。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加入进来。

高洁人士

“西陆弹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蝉来比喻自己的高洁情操。蝉在中国的文化中,可是一种地位很高的昆虫,文人雅士们都会写诗或者文章来赞美它们,认为它们代表品行高洁。古人对蝉的生物特性不是很了解,但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蝉似乎是喝露水为生,露水又是很洁净的,于是就认为蝉是性情高洁的象征。蝉的幼虫从土里爬出来,在树上蜕壳飞走,这被古人称为“羽化”。从汉代开始,人们将蝉的“羽化”比喻为人能重生。他们喜欢将玉做成的蝉放入死者的口中,寄托着死者精神不死,可以再生复活的愿望。

好了,关于蝉的有趣的事情还很多呢,你可以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小时候他们是如何捕蝉,如何观察蝉的脱壳的。如果有机会去户外,你也可以观察一下蝉。蝉的种类很多,而且都很漂亮,不妨收集一下它们的资料和图片,一定会发现很多乐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士北美洲蜕壳
更新世大灭绝:北美洲篇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讨上帝喜欢
北美洲的开拓者
修士的心愿
2015年北美洲挂车市场回顾
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