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矿业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5-06-08梁维中,王振廷,宋良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矿业产学研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以矿业为特色高校材料类的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在以矿业为特色高校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全方位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并对构建具有矿业特色材料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梁维中(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铸造缺陷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受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支持(项目编号:JGXM_HLJ_2013093)

目前,我国以矿业为主的高校有近20所,其中90%的院校拥有材料类本科专业,70%的院校拥有材料类硕士点,30%的院校具有材料类博士点。作为工业的基础行业,材料专业在矿山开采、耐磨技术等实际应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以矿业为特色高校材料类的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在以矿业为特色高校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更好地服务于矿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

一、我国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定位

国内外对高等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较多,涉及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与企业接轨,吸引企业技术人才到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②校企联合建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③以项目为依托培养研究生;④以经济实体的模式培养研究生;⑤设立大学科技园扶植研究生自主创业等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世界各国还特别重视提供政策和资金作为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有力保障。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强调“学”的中心地位,并且政府在引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内容是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对象,整合教学、科研以及生产过程,从而使人才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探讨产学研一体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我国大矿业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专业培养方案,并逐步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实验基地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矿业为特色的大学要想发挥出自己的办学优势,必须更接近于实际生产需求,并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必要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奠定深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产实际,并把基础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工程师资格的培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使硕士研究生在“学位+多种技能证书”模式下具备真正科研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对我校矿业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注重人才培养的特有规律,充分对科研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达到以上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和监督研究生教学,保证培养质量

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质量是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提高培养质量,拟采用如下措施:

1.制订系统、完善的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监督研究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2.制订严格的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指导;3.严把研究生论文选题关,保证研究生论文选题切合企业要求,具有市场需求,满足地方经济建设要求;4.严把研究生论文质量关,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达到优秀标准,提高发表论文的质量,保证每名研究生在毕业前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多篇,发挥学科特色;5.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通过实验室的盯岗锻炼和企业的时间锻炼两大锻炼机会,保证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实验室管理经验以及现场实践经验;6.实行双导师制,每名研究生拥有高校和企业两名指导教师,根据选题的侧重点确定正副导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二)建立研究生工程实践锻炼基地,促进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拓宽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

研究生科研成果的生命力在于科研成果市场化,将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于学科建设,对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进展,对于企业的效益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为实现此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依托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建立校内实践锻炼基地以及校内成果转化基地,利用校内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将研究成果进行初期孵化,如果取得一定的效益,再寻求企业进行进一步合作;2.以煤矿类企业为基础,建立校外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基地,根据企业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科研项目研发,并顺势将科研成果通过企业的孵化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3.共享高校和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做到资源、资金互补,高校利用这一便利条件进行研究生培养、教师科研和申请项目,企业利用这一便利条件进行产品的检测,产品的研发,工艺的设计改进以及企业员工的培训。

(三)科研服务于地方重点经济建设,寻求专项进行突破,发挥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实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和企业的共同目标就是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而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重点经济建设,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资金,利用就近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获得的效益将不可估量。为达到此目的,拟采用以下措施:

1.高校和企业整合资源,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地方经济重大支持项目。目前,黑龙经省正计划用丰富的石墨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作为黑龙江省矿业为主打高校中的材料类专业和煤矿类生产企业,可高校出技术,企业出资金和设备联合申报项目。既发展了高校的科研,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利用地方经济重点支持项目进行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可以紧贴地方特色项目的要求。以黑龙江省石墨资源为例,作为材料类研究生,针对石墨资源,可发展石墨成型技术、石墨复合材料、石墨的提纯及石墨改性等多方面材料类的课题。

3.利用地方经济重点支持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大高校研究生培养资金投入,教师科研资金的投入,企业采矿设备资金的投入,以及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的投入。

科学优化矿业材料类硕士研究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从源头上进行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矿业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科研成果转化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