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带教模式在危重症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05丁明珠谷春梅

医疗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块化专科重症

丁明珠,谷春梅

(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辽宁大连116000)

模块化带教模式在危重症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丁明珠,谷春梅(通讯作者)

(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辽宁大连116000)

目的:以了解不同带教模式对学员的专科知识及操作能力的影响是否有显著差异,以便探讨更有效、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意见反馈及教学相长的过程使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能有质的提高。方法:选择10级本科护生和11级本科护生各27人学习时间均为28天。2010级护生作为对照组,2011级护生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名学员。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实行模块式临床路径教学法。于开始学习后第26天对2组学生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试,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使学员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均P<0.05),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这种将模块化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具体、更量化、更有序,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显著。

模块化带教模式;重症监护;护理实习

自199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将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实习医师临床动手能力以来,而临床路径作为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也得到广泛认可,临床路径传入我国后,也有很多医学院校引入该理念进行临床教学管理[1],但该理论在临床专科护士带教研究领域尚少且不系统。临床教学是ICU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决定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护理质量是危重症病人治疗成败的关键,其中机械通气的管理、监护技术应用、重症病人多导管护理,抢救管理要领等在重症监护中都十分重要。针对专科护士实习时间短 、教学内容多、要求高的特点[3],只有临床路径还不足以使入科学习的护士能够迅速、全面地掌握危重症病人监护的基本技能。以往带教凭经验教学,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及系统、规范的带教方法,带教水平参差不齐,未达到预期效果。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本研究将在临床路径这一先进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将危重症监护内容模块化,并结合我科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将重症监护重点知识模块化,总结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人员带教模式,让入科学习的护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掌握重症监护的基本要领,达到来者能学,学之能会,会者能用的程度。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级本科护生和11级本科护生各27人学习时间均为28天。2010级护生作为对照组,2011级护生为实验组。2组成员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亦作相应统计,以排除抽样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带教老师的选择均由主管护师、护师职称人员带教,带教老师固定,亦采用编号后,随机抽号的方式选择,以消除带教老师水平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入科第1天,总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环境、布局,操作示范,介绍本科实习目的。以后跟各自的带教老师学习、工作,由带教老师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病例边操作边讲解,或者指导学生操作。1.2.2 实验组:实行模块式临床路径教学法,由带教老师按照临床路径法制定的重症监护学习模块计划,并且针对临床路径表中的每一个实习项目,列出详尽的实习内容,逐项讲解、实习,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的安排和进程,并登记造册,以便复习。在逐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中的内容要求进行授课和操作演示,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和老师每天抽一点时间一起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如有不懂老师及时讲解,同时要预习第2天的授课内容,以便学员在工作中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教老师与学员做好沟通交流,掌握学员需求,及时发现变异因素,分析变异原因,改进带教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1.2.3 模块化带教模式在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教学应用,见表1。

1.3 评价标准于开始学习后第26天,2组学生均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试,由科室统一出题,统一改卷,并于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带教组公布成绩。同时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3.1 考核标准考核包括专科理论的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等。

1.3.2 考核标准考核包括专科操作技能的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等。

1.3.3 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3.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模块化带教模式在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教学应用

2 结果

2.1 两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专科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2.2 两组专科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专科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2.3 两组学员对带教老师评价表,见表4。

表4 两组学员对带教老师评价表

3 讨论

3.1 传统的带教方法所面临的问题: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病人,多为神志模糊或昏迷的呼吸衰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障碍,合并症多,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很多护生在学校根本没有动手操作过,因此觉得监护室工作深不可测,抽象难懂,进入临床后,看到繁忙的老师、危重的病人和众多的仪器报警,觉得紧张而不知所措。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规定每天的教学内容,带教老师是在工作中遇到实际病例才讲解相关知识,凭自己的临床经验教学,容易造成漏缺及不系统化。学生也不知道今天到底学了什么,学到的知识没有经过强化也容易遗忘。因为重症医学科的专科护理、操作项目及突发事件较多,单纯的临床路径教学,又制约了带教内容,不能满足灵活多变的重症医学的特点及护生对专科知识的需求。以上这些都制约着带教质量的提高。

3.2 应用模块化带教模式的优点

3.2.1 模块化带教模式是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规范了带教流程,教学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模块化带教将每天工作中所遇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操作按制定好的模块化流程进行教学。ICU护生带教是ICU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生参加ICU实习也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4]。让重症医学科护理学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达到效果最大化。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模块化流程项目施教,使整个实习过程有计划、有步骤,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有效地防止漏项,也避免了一次性带教内容过多,学生接受不了的现象。

3.2.2 模块化带教模式带教方法能充分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有效提高带教质量。带教老师的工作虽然繁忙,但通过模块化流程表可以让学员清楚地看到每项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完成带教内容,不但节省了精力,而且防止内容遗漏。每天重复的工作就相当于重复教学,加深学员的印象、强化记忆。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才能提高护理理论水平[5]。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复实践,查漏补缺,巩固了知识,在工作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到老师针对性的指导。不定期总带教老师安排学生提问,解难答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观察组理论、操作考试得分都远高于对照组。

3.2.3 促进师生沟通,模块化带教模式能促进师生沟通,有利于教学相长由于在模块化带教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必须与实习学生做好沟通,以全面掌握实习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员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处理问题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通过吸收学员的反馈意见,使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3 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和水平高质量的教学需要高素质的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工作中我们首先明确临床带教老师是护士兼带教的双重任务,做好带教工作也是护士重要的职责之一。对带教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带教老师除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各种应变能力和抢救技能外,均为护师、主管护师职称者担任 。此外,带教老师还要有较为丰富的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知识,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去激励学生,取得护生的信任和敬慕。

4 小结

在危重症护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模块化带教模式,使带教流程规范、内容明确,师生沟通增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1]黄望秋,周艳琼.临床路径在骨科教学的效果评价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398.

[2]王欣然,王丽华.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认证的实施与管理[J].护理研究,2005,19(10):2070.

[3]张丽芳,青华,王静.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l8-19.

[4]田建英.ICU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4):78-80.

[5]倪淑云.高等护理自学考试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65.

G641

B

1002-2376(2015)07-0097-03

2015-06-08

猜你喜欢

模块化专科重症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