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15-06-02朱清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件计算机学科

朱清华

在信息技术教育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手段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在教学实施中,假如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其他学科,单从技术应用层面来阐述和理解地话,那么信息技术课将显得苍白无力。同样,其他学科缺乏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那么课堂创新也只是一句空话。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在教育实践探索中是这样理解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使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经验全面整合,用以改变教学过程的模式,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两个方面来阐述我的一些想法。

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主的整合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希望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科学习任务,要立足于课程。可以结合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教学模式,将具体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兴趣。通过实际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无论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还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中WORD的教学中,一定有语文学科的内容,让学生输入本学期学的古诗文、精彩的课文片断、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在电脑上写短文等。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一定有美术的相关知识,把美术课中画纸上的画交给计算机来处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激趣和挑战的意味了。信息技术课只有以其他学科内容为载体才能使信息技术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苍白枯燥。由此可见,在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有效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创设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点,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意识与信息素养。努力做到学中用教学中、以单纯传授技术为中心的狭隘教学模式。

在一次信息技术课中,课前,从几位学生的交谈中获悉,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讲小故事,同学们纷纷约好去图书馆去找故事。我灵机一动,改变教学内容,今天就上网络上找故事,此举获得了学生们先是一阵惊讶再是喜悦兴奋最后,这节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网上搜索、下载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也完成了语文课资料积累的任务,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可以这么说,一堂信息技术课实现了多赢。

一堂课是一个例子,在这点上,我们的目标任务还是十分明确的。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通过关键字搜索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获得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角度多层面了解。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因此,我平时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学效率。

眼下,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的教学方式已形成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的确,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整合过程中运用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运用还是有所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课件演示虽已逐渐成为目前的主流现象,但容易造成一些认识的误区。总有些老师觉得,用了课件就意味着有了很好的整合。似乎运用课件是一件时尚的事情,造成课件本身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或者纯粹是老师提供框框的现象,那么使用就毫无意义。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突破常规做法,大胆充分地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在资源与功能。这里有我几年来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素材原始积累,创建教学素材库。教师搜集拷贝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积极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充分挖掘网络课件资源。

二、整合计算机与外部数字设备。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充分开发现有硬件资源,积极开放电脑室。有效开展网络图书馆活动,学生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寻找解决在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四、 将学科课程搬进计算机房学习,开展丰富的网络教学,以解决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学习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 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键是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否则无从谈起。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信息技术整合理念的进一步培植,定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课件计算机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计算机操作系统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