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的头抬起来了

2015-06-02v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古诗作业家长

v

【案例背景】:

阔,男,14岁,他是个寄宿生,又是我们班级的一位特殊生,他从小学开始学习一直是“第一”,倒数的。因此,他已经习惯了家长的训斥,老师的教导,同学的白眼了。于是,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忙着自己的事,不肯说一句话。到了初中,他更是沉默寡言,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面对这种情况,他的家长很是无可奈何,每次他们谈起孩子,他们总是用不在孩子身边,无法照顾或我们也没什么办法,以后再说吧来搪塞我。与阔谈心时,他不是一言不发就是低头说“是”,上课回答问题更是不出一声,就连头都不敢抬。

【案例过程】:

面对阔和他家长的态度,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不想再管他,由着他去吧,等到他大了让家长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吧。但静下心来想想,他也挺可怜的,自己天资不聪明,家长又不积极配合。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从做通家长工作方面入手,多次进行面谈和电话家访。

刚开始,家长不愿接我电话,我就等到放假来接孩子的时候,主动找家长面谈。有一次,他父亲见我红着脸说:“老师,孩子学习不好,又不努力,我们都不好意思接您的电话,我知道这很不礼貌。没办法,我们也用尽了办法,就是不奏效。只能就这么放弃了,您也不用再操心了!”我忙好言相劝,并告诉其父亲,孩子除了学习吃力,其实在其他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听了我的一番话,我发现阔的父亲长长地舒了口气,脸色稍微好转了些。临离开时,我告诉阔的父亲一定要多与老师联系。望着阔父亲离去的背影,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在与家长谈孩子的时候不能只谈孩子的缺点,要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优点。

为了让家长对教育孩子恢复信心,所以开始我在打电话的时候,只报喜不报忧,拉拉家常,聊聊家长的不容易,孩子的健康情况等,我的这些做法大大降低了家长对我的抵触心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慢慢的,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表示惋惜,“孩子,近来读词都读对了,同学们高兴得给他鼓掌呢!要是能在家多写几遍就更好了”“我发现了,阔很聪明的,昨天那个问题他回答得那么到位,要是能多读几遍课文就更好了,其他的问题他一定能很快的思考出答案的。”同时,我也了解到,家长有个灰色的童年,一直有个虽然自己学习很不好,但是希望老师对他最好的愿望,对于儿子也抱同样的想法。找到了症结的所在,我尽最大的可能表扬、关心阔,在树立家长的信心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他的辅导力度。

面对家长的转变,阔的学习也有了初步的进展。为了让他能张口讲话,树立学习的信心,我把班级中年级前10名的学生配给他做了“助手”,每天必须有一人协助他完成当天的作业,并教会他读通、读顺一个200字左右的美段而且还要背会当天要默写的古诗,每天的语文课的课前5分钟给他一半的时间,让他把“助手”教他的美段和古诗有感情的诵读出来。课前活动时,他第一次自信地走上讲台,第一次把头抬得高高的,第一次大声地、流畅地把话说完整,这一次课前活动,他第一次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到了阔嘴角露出的浅浅的微笑,总是低垂的头终于扬了起来。我也长长的舒了口气,见效果了。

趁热打铁,放学后,我马上找阔进行交谈,当我问他发现自己的优点没,他使劲地低着头说“没发现”,我一再的启发,他还是使劲地摇头,我顺势拿这两天的课前表现说:“你的优点是声音有磁性,如果坚持下来,你还有可能成为播音主持那!”他仰起头惊愕地看着我。于是我又说“其实你还有很强的抗挫能力,不怕失败。如果你能不怕吃苦,努力学习,你会更强的。”我发现阔的头扬得更高了。从那以后,阔不再写甲骨文了,每天都努力地读美文,背古诗,听写也不再是空白的了。

【结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因此,阔后来也多次出现反复,但是因为我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有了同学们热情地帮助,加上我也时时提醒他,他的情况有了较大的好转了。终于,阔基本改掉了多年来不完成作业的习惯,课上回答问题也能开口说话了。在期末考试中,他的语文成绩破天荒的及格了。家长知道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说:“于老师,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就没有阔的今天。我们忘不了你。”

【反思】: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去雕琢,使它永久的焕发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废。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一点就通,有的死钻牛角尖,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怒忌燥,否则将会事与愿违。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了。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正因其差,因其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猜你喜欢

古诗作业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家长请吃药Ⅱ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