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015-06-02李庆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初中数学

李庆菊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和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极大了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抽象思维;初中数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到教学中去,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探究性等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概述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或者学习能力。数学抽象思维是以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为基础,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形成新的事物的思维过程。数学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观察、实验、类比、归纳,也类似于社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反驳、猜测、想象、直觉等。数学抽象思维与数学的逻辑思维有紧密联系,逻辑混乱是无法抽象思维的,但数学的抽象思维又不同于逻辑思维.数学与逻辑学的结合,特别是与形式逻辑的结合,产生了演绎科学.从最基本的公理体系出发,按照逻辑推理、演绎证明逐步建立起数学大厦。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研究的意义

初中数学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的重要科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和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极大了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和主体,几乎采取的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学情几乎被忽视和冷漠,而课堂上突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和主体性,改变了以往的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开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情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有利于推进新课改和初中素质教育。无论是新课改还是素质教育都要求课堂中增加学生的关注度,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进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目标,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为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现实意义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课堂开始关注学生和尊重学生,也给学生留足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以往单调枯燥的课堂,以往的课堂都是学生听,教师讲,课堂气氛比较死沉,学习氛围也比较紧张,而在抽象思维培养的数学课堂可以实现课堂的多方向的交流,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轻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在课堂中给学生留足了思考与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了解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现在学生的学习现状,反映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发展,一切教学观念的采用和教学策略的探究都要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品德发展为出考核标准。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能综合考虑到教材、学情、教情和校情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正如琴与手指头一样,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也是这样,老师的教学,学生主体式参与缺一不可,二者要相互配合,当释放和吸收达到默契的程度才能发挥较好的育人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抽象思维培养的对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育过程中负有引导、支持、参与的责任,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代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其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认清师生课堂角色,强化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认清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到师生平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埃德蒙.胡塞尔说:“知识的基础并不是客观,而是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之间的关系。我是通过客观世界以及他人之间的互惠式关系而获得人性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沟通、合作、对话的方式来完成活动,这样共同的活动能够使他们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人”关系。在知识面前,老师和学生都是探寻者,师生要友好和谐的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尊重教育活动初中生的主体性,学生需要更多的发挥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和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育手段是为教育目的而实施的,那么教育手段必须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教学的有效性与否主要是看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性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激发,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实现。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可以采取畅所欲言式、合作探究式、小组合作式、辩论探究式、数学竞赛式,实地考察以及撰写报告等方式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初中数学
由“抽象”变“具体”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