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研究

2015-06-02石林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石林

摘 要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三地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产业转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冀之间优势产业具有一定的重合度,存在产业趋同现象,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协作倾向性较强,产业转移需要逐渐向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分工并行发展。未来,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作与转移应积极构建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转移;产业协作;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5-0065-05

产业与区域具有密切的关系,产业是一个区域中的产业,区域是产业中的区域,产业的组织需要依托于一个特定的区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而一个区域的发展则离不开产业的支撑[1]。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协同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与转移,正确对待产业协同发展与转移,对其进行引导和调节,保持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各区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产值结构分析

从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在GDP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呈缩小态势;北京第二产业占比逐渐收缩,天津第二产业占比呈现出先升后降发展态势,河北第二产业占比变化不明显;天津、河北第二产业所占比为50% 以上;北京、天津第三产业所占比呈上涨发展态势而天津上涨幅不如北京,河北第三产业所占比起伏不大,呈现乏力增长,如表1所示。

北京产业发展呈现出“三二一”的模式,北京由于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的中心地位,农业比重较小,服务业和科技相对发达, 2012年产业结构为0.8∶22.7∶76.5,为后工业化时代。天津、河北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模式,天津主要支柱产业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加之为了与北京产业实现互补,大多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12年产业结构比为1.3∶51.7∶47.0,第三产业占比虽不低但增长缓慢。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是主导,第三产业占比偏低,缺乏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区域间产业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演进态势趋于一致,结构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现象[2]。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Sij=(■XikYjk)/(■

其中,i和j是相比较地区,Sij是i和j地区的结构相似系数;Xik是i地区k产业占产业的比,Yjk是j地区k产业占产业的比。Sij的值在0和1间,值为0表示两个相比较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值为1表示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相同,两个相比较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越高;反之亦然。计算结果如表 2所示。

一般情况下,以0.85为标准判断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3]。如表2中计算的相似系数可知,北京与天津之间为0.8554,说明产业结构有相似性;北京与河北为0.7583,说明产业结构有差别;天津与河北为0.9752,说明产业趋同严重,其原因有多种,如资源禀赋因素起作用;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开始向河北转移产业,可逐渐构成产业分工合作和适度竞争并存格局,不断增强协调性。

(三)京津冀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经济技术基础雄厚。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悠久,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京津冀地区2012 年人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为 76 576 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 826元,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居于全国前列,科研机构和高校众多,科技创新能力强。

第二,京津冀地区间产业互补性较强,基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等特点,逐渐发展形成了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北京逐渐形成了金融、商务服务、科研、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工业是以高端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天津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支撑;河北相对滞后,传统性产业较大,以钢铁、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导[4]。总之,京津冀地区三地产业发展互补性强,可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地区间分工协作。

第三,产业集群成熟度高。京津冀地区是以3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 个高新技术开发区,4 个出口加工区与 1 个保税区、若干省市级产业园区为依靠,逐渐发展形成了有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价值不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集聚经济,效益突出,产业竞争力较强。

第四,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加快。北京和天津作为国家的重点地区,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调整了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已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态势。当前,北京正在积极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合理向河北转移具有科学技术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天津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河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淘汰剩落后产能,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对接京津地区,根据产业发展梯度差异,积极建设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北京开始向河北进行产业转移,河北开始承接,包括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等;2014年2月和4月北京实现了首批和第二批外迁,大多是北京需要转移的“三高一低”的企业。京津之间的产业转移与合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已签约项目1 277个,协议额4 763亿元。天津引进北京项目资金额占全市资金的31.8%,项目数共达到952个,在旅游、交通、金融、环保、产业等实现了联动机制[5]。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在不断实施,如天津丰田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安国中药都项目等伴随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也在落实。京津冀转移情况如表3所示。endprint

(二)京津冀产业转移发展的主要特点

北京和天津在向河北转移的过程中,符合梯度转移和增长极扩散的特点。北京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周边形成经济虹吸效应,过度扩充人口,造成了产业和城市规模集中,造成的规模经济效应超过聚集的冲突成本,影响和导致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飙升等。

第一,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北京和天津向河北转移的产业,大多集中在钢铁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工、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传统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这些产业共有的特征是资本有机构成低、对资源依赖多,对劳动力依赖性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6]。河北技术能力不强,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吸收传统制造业具有区位优势。

第二,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北京的一些传统产业大多都是一些对矿石、煤炭、水和土地等消耗很大的企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企业,具有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多特征。但是北京和天津的土地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水资源严重匮乏,矿产储量稀少,容纳资源型的产业不具有优势,基于河北具有土地约束相对较低、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推进和提高河北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就业,有利于北京和天津提高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第三,转移主要集聚在城乡边缘区。北京和天津迁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北京周边地区或具有特殊地理优势或资源的地区,具有港口、矿产、产业、土地、劳动力等比较优势[7]。某种程度上,也是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河北应积极开展应对工作,避免无序竞争,避免生态破坏,发挥各个项目的规模效应,促进产业集群提升和发展。

第四,融入城市功能为主的新阶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北京、天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应逐渐以城市功能为主。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自 1983 年,经历了1983 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定位,1993年的“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定位,2005 年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定位,2010 年的“国家创新示范区”定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首都功能“去经济化”的过程,目前是全面疏解,涉及到一部分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公益事业。

第五,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随着经济转型加快,加之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北京和天津正逐步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以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能力,产业创新也是历史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北京和天津产业转出中,产业创新也在孕育和成长,而河北也实现了产业升级,协同互动扩大了分工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一体化,京津主要发展研发、整机(整车)组装、现代服务等、河北部分地区主要发展配套和零部件生产的分工趋势,逐步形成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核心竞争不足。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具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北京、天津依托优势的庞大的科研资源优势与雄厚的工业基础,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但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中间环节,尚缺少附加值高的核心产业链环节,导致全球核心竞争不足。因此,京津冀地区中的京津的产业技术与创新能力尚难以实现现中低、中等技术水平产业向外转移,也没有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

第二,二元结构突出。京津冀地区内部经济和产业过于集中于北京、天津两地,河北经济相对落后。河北的产业总量虽大,但表现出产业分散布局的特征。2011 年,北京、天津工业总产值分别占京津冀地区整体的 44% 和 40.8%;在产业层次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和天津,河北仅有少数分布、相对分散、缺少优势产业集群,对承接北京和天津大型产业、产业集群式转移能力不足。在产业梯度、产业链以及公共产品、薪资待遇、人力资源等难以与京津匹配,产业转移动力相对不足。

第三,产业合作较低。河北产业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产业是钢铁、建材、机械加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性的产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同质化明显,难以整体上整合就不能有效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在承接北京、天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分散式的产业布局导致了不合理的竞争关系,影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此外,京津冀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对接发展、协同创新合作等方面没能形成有效的协调与合作,缺少相关产业合作机制与平台,难以实现共赢。

四、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矛盾

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京津冀地区发展趋势是:一是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的转变,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软实力;二是经济一体化态势明显,区域发展总体突破方兴未艾;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契机与途径[8];四是低碳城市发展和建设将引领京津冀区域发展新趋势。与此同时,京津冀未发展会面临以下矛盾:一是投资驱动与持续增长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三是经济总量与改善民生的矛盾;四是核心城市集聚与区域实力不强的矛盾,如表4所示[9]。这些问题涉及到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动力、环境承载力、增长与稳定以及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等问题。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实现经济转型、推进区域一体化,需要京津冀地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协作的总体定位

根据京津冀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趋势、国家发展的要求,京津冀地区应以建设世界级大都市圈为基点,构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新兴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工业示范基地,建立东部产业绿色生态化示范区。

第一,构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新兴产业基地。依托京津冀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利用科研创新资源,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能力;瞄准全球最新技术革命最新成果,推进技术转移与引进,建立产业孵化平台。布局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推进产业链环节分工,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连绵带。endprint

第二,建立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首都北京的研发基地、科技中心与现代服务业优势,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以全球视角,以新兴经济体投资为机遇,在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以产业一体化为着力点,统筹兼顾境内外产业转移与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建设东部产业绿色生态化示范区。针对京津冀地区突出问题,着眼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改善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低碳和生态型工业,延长、拓宽、深挖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实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

(三)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总体思路

京津冀产业协作发展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思路,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第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新亮点,谋划和实施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大型优质项目,合力打造京津冀合作的重要支点和纽带。

第二,以企业合作为重点,夯实京津产业对接协作新根基。企业是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支撑和载体,政府应构建协调组织机构,建立企业协商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

第三,以园区共建为主线,拓展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新空间,构建“点—线—网络”园区一体化格局,实现人才、资产、技术共赢模式。

第四,以政府协作为主体,构建三地产业对接新机制,京津冀地区三地应找准定位,实现接洽,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实现收益共享,平衡各方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制度创新。

第五,以城镇功能为载体,提升京津冀产业对接品质,调整和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人、产、城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共生”的良性互动。

(四)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京津冀三地产业联动和融合。由于河北各地市发展的阶段条件、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均有较大差异,在与京津产业联动方面,要有所区别。廊坊和保定是河北紧邻京津的两个大门,也是京津产业向外辐射的优先地区,应重点承接京津加工装配、商贸流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同时,要加快推进河北省内各地市县之间的联动,改变省内地市之间经济联系薄弱和分割的状况。从长远看,河北与京津的产业融合将逐步从单边承接产品、技术和服务,转变为双边互利型合作,实现河北与京津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

第二,以开放和全球化推动地区产业调整。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仅限于本地区的资源配置,而应牢牢把握全球化、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新科技新产业革命突破的时代特征,扩大区域开放,深化国际合作[10]。在此背景下,将京津冀产业的发展深植于国内外的资源、生产、研发设计、创新、贸易、流通、金融、运输、物流、营销、信息和知识等体系。加强跨区域和跨国合作交流,以高度开放和对外连接的省内市场,集结全球资源和要素,兼收并蓄,多元发展。

第三,推进地区一体化,为产业协同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交通运输和物流一体化(特别是加快京津冀快速客运通道、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市场一体化(建设统一、开放、公平、公正、自由的区域大市场,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合作),构建区域供应链合作关系,推进地区间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信息、技术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京津冀地区要充分利用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产业园云集的绝对优势,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上,加强人才、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的双向有效流动。特别是发挥好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所具有的巨大的市场、创新和连接世界的能力,以北京为核心,带动天津提升其北方制造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带动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Antony Potter & Doug Watts. Evolutionary Agglomeration Theory: Increasing Returns,Diminishing Returns,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1):417-455.

[2] Korhonen J .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3-28.

[3] Unning J.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J].Journal of Inter 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1-31.

[4] 伍文中,等.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5] 侯秀芳,王栋. 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研究与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4(28):119-120.

[6] 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 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2014(7):14-20.

[7] 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互动对京津塘经济一体化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3(5):18-21.

[8] 祝尔娟. “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阶段与趋势特征分析[D].全国经济地理年会论文,2010(10):122-128.

[9] 胡彦超,马弋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2):61-66.endprint

[10] 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Abstract: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of the Jing-Jin-Ji region has been promoted as a national strategy. How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 division and industry transfer between these places is becoming major issue concerning their synergy development. At present,in the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aspect,there has been a certain coincidence degree among these three places. The industry convergence phenomenon within this region does exist, and competitions tend to be higher. Meanwhile,there is also lower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d obvious industry difference between Beijing and Hebei. Therefore,the collaborative orientation of the two places is stronger. In future the 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transfer within the Jing-Jin-Ji region should actively construct a clue with technology chains, enterprises clusters,industry belt and parks circles,thus to form a new pattern which is future by projects promoting enterprises pulling, cluster driving,industries and cities interacting, and regional interlinking.

Key words: Jing-Jin-Ji; industrial transfer;industry collabor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责任编辑:李 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