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资本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2015-06-01许强

中关村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关村资本驱动

许强

国有资本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投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活力,围绕产业链整合资金链,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市场化运作平台”等关键词又一次引起业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市场化的活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政府在政策创新的同时,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科技创新的资源日益凸显。中关村发展集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其理论、路径和模式值得总结和分享。

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活力

纵观世界历次的技术革命,科技是创新之本,资本是驱动之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则是关键。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2012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高达4535.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研发投人强度达2.81%。同样,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其他主要创新型国家也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逐步加快,R&D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2013年,R&D经费投入达11846.6亿元(1912.1亿美元),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达到2.08%。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创新资本起到了毋容置疑的作用。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R&D经费支出456.3亿元,同比增长19.7%,近三年增速均超过19%,示范区R&D投入强度达10.8%,极大的促进了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同时,中关村创业投资非常活跃,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2013年度达133.4亿元、432起。从国内外创新实践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政府、人才、资本、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越活跃,创新就越活跃,资本正日益成为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

目前,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国有资本的作用不可低估。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占全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2%,而总产值占比高达40.3%,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可见一斑。但是,当前我国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推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2013年全国国有资本科学技术支出占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比例仅为1.72%,相比之下在建筑业、制造业、资源勘探开发和服务等领域的支出比例达到了56.8%。国有资本大量地进入投资回报快的房地产、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同时,2013年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仅占全国R&D经费投入7.57%,为896.8亿元。国有资本科技创新投资的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国有资本的产业化投资和创业投资依然不足。2013年,我国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投资390亿元,仅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0.09%(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是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与地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或以股权投资模式直接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动)。

为此,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科技创新支出规模,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推动作用,把这部分资本活力发挥出来,更大规模和范围地参与到创新创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才更大。

中关村发展集团自2010年4月1日成立以来,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以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为己任,通过产业投资、科技金融和园区发展等业务,促成了市场与政府两大要素的“握手”,形成合力,凭借国有资本、运用市场化手段发挥独特创新驱动作用。

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北京市政府每年统筹100亿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专项资金。但如何保证政府资金的支持效能,曾是业内“千万次的问”。

发展集团成立后,将以往无偿资助科技项目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及高成长性企业的财政资金,转变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股权投资,进行政府资本驱动科技创新的全新尝试,以市场化手段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带动金融机构和各种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形成资本集聚,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由于是市场方式进入,自然就可以采取市场方式退出,退出的资金又可以继续支持新的项目和企业,实现了资金的循环使用和使用效能最大化。这样就提升了政府资金支持效能。

创新国有资本投资方式

在代持政府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中关村发展集团还不断创新国有资本投资方式。通过建立项目培育、筛选和挖掘机制,利用自有资金以委托贷款附认股权、知识产权共享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由于发展集团作为国企所代表的“政府眼光”,因此,集团的投资增加了企业信用,带动了“市场眼光”对集团自有资金投资企业的另眼相待,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跟进,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效。

同时,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点”对“群”、“群”对“群”、跟投、跟贷等方式创新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链,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作为政府投资平台的导向与带动作用,吸引大量银行和社会资本追随式进入中关村园区内的高科技产业,推动中关村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比如,2010年12月,在国内首次以“集群投资”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各关键节点的8家企业投资,用以打造覆盖物联网整条产业链的“超级舰队”,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2011年12月,联合深创投等7家社会投资机构组成“资本群”,国内首次以“群对群”投资模式对云计算产业链关键环节的14家企业进行“产业群”投资。

投资模式的创新,放大了国有资本创新驱动效能。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中关村80%的创业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正是来源于他们。而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轻资产下的“融资难”。当市场中的资本并不热衷此类企业的时候,政府的引导作用就至关重要。为此,2013年,发展集团开始按照北京市要求,研究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2013年底,以中关村中小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诞生。第一步是由发展集团通过代持政府资金及自筹,建立百亿规模的资金池;第二步是通过向集团下属金融机构增资、建立覆盖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基金系、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手段,实现千亿规模的放大;第三步是将千亿资金投入到中关村的企业中去,实现万亿规模的产出。目前,集团作为“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实施主体,设立园区发展基金及配合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参与设立多支创投基金和天使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截至2014年底,平台已经能够提供600亿规模的融资支持,政府公共资金的杠杆使用放大10倍,支持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80%。

同时,集团积极布局海外,从全球范围整合创新资源,运用“基金+孵化器”模式,加大力度挖掘引进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高科技项目和技术。

发挥国有资本驱动创新的实践体会

自2010年4月成立五年以来,发展集团作为政府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市场化集成运营平台,集团围绕创新驱动,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也得出了深刻的体会:

一是创新驱动需要资本支撑。从国内外创新实践可以看出,资本正日益成为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

二是在拓宽创新驱动资本来源方面,一方面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更重要的是扩大国有资本创新投入规模,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推动作用。同时,创新驱动应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三是从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式方面,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国有资本在科技项目的投资上需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要做好项目的评估、尽职调查,按科技项目的投资方式与企业对价、签订合约、最终退出等。

目前,我国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还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阻碍。从发展集团的工作角度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一是业绩导向上。目前,根据国有资产监管办法,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更多地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所属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建立起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导向,相应降低了对科技创新投入等非商业目标的关注。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R&D项目数、新产品项目数、开发新产品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内资企业的比例相比2011年的比例有明显的减少(详见表1)。这表明,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需要建立更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国有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推动作用。

表1 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相关R&D

投入占内资企业投入情况

类别 2013年 2011年 增幅

R&D人员占比 4.59% 10.30% -5.71%

R&D经费占比 4.89% 10.40% -5.51%

R&D项目数占比 4.24% 10.20% -5.96%

新产品项目数占比 3.90% 8.90% -5.00%

开发新产品经费占比 4.16% 9.40% -5.24%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 3.66% 11.60% -7.94%

二是政策制定上。按照现行国资监管政策规定,国有资产投资要求对被投资项目或企业进行准确评估。由于国资创投企业的创投主要集中在企业生命周期早期、市场相对失灵的领域。而市场上,这类早期项目的评估价值很难准确确定,更多的是一种眼光。这对国有创投企业的投资造成了一些阻碍。另一方面,现行国资政策规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经过资产评估、国资监管部门审批,进入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一些非国有投资人和技术团队感到国有资本限制太多。另外,国有创投企业无偿划转社保基金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创投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已经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相关试点政策,如北京市2014年出台《北京市属国有创投企业持有和转让所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企业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试行)》(中科园发〔2013〕51号)。这些政策为国有资本参与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春风下,国有资本应该成为政府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有力抓手,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应有的更大作用。

(作者系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关村资本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VR 资本之路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