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路径探索

2015-06-01丁原毛祥成

学理论·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法制环境法律意识

丁原 毛祥成

摘 要:法律其实如同道德一般,是取决于个人对法律的内在化,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这个大环境,当然也不会脱离生活在高校这一单独的空间而自发形成。有序的法治校园与良好的法治大环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在对法律知识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本身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并且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践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国家的教育法律规范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的价值尺度及有效的行为准则,并能够勇敢而坚决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维护我们国家法律的权威,其法律素养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的高度。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环境;普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39-02

高校青年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更加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正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要化解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使全社会凝聚成为一股合力,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做出努力。和谐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价值系统,也是一个各价值和谐共存的状态。多层次多方面价值系统和价值追求要求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培养,前提就是必须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

一、从国家的角度的看

国家要想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法律素养,首先就是必须要有完善的教育立法。只有让高校青年教师们有法可依,才能够对其正当权益加以维护和保障,也才能够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强有力的约束,从而使教育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逐渐步入了一个“依法治教”的轨道,高等教育的有法可依,也标志着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走上了一个法制化的新阶段。教育法律法规中一些比较宽泛、比较笼统的法律规定应该尽快地予以修订,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或细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切实更新观念,转换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行政执法与监督的力度,更好更强更有效地落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和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培养创造处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易及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国家司法机关也要严格的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司法的公正,保护国家公民及法人的合法利益。要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对法律的一种信任感,青年教师其实对于司法的公平公正有着非常强烈的要求,他们都很希望在发生案件诉讼时,通过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实现立法者的价值观念判断,为全体社会民众维持“正义”,真正做到保障国家公民的合法权利。国家司法的公正与国家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和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互相影响的,只有当高校青年教师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是保护无辜者及其权利的时候,他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和信任法律。

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首先,要做的是加速全民普法,正社会风气。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不能够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而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较低,其实不得不说是当今社会的产物,当今整个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在不断侵蚀着青年教师们的良知,在不断地撞击青年教师的法律底线,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已经很淡薄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也就这样被敲开了缺口。所以,要想真正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法律素养,就要整个社会来参与以及支持,就必须要在全社会开展一系列多样化的普法活动,这样才能使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法律素养在整个社会的参与以及影响下自然而然地有所提高。

其次,是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做到有法必依,切实地维护法律的尊严。要积极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培养的外部法律环境,法律素养的养成并不是封闭而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与整个社会的外部法律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

第三,是要营造法律舆论的氛围。事实上,法律不仅有现实效力和法律效力,还有的是道德效力,如果法律与国家公民的法律信任度是一致的,法的道德效力就可以加强我们国家现行法律的实效性。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教育,真正做到在社会舆论导向和宣传上弘扬正气,逐渐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要勇于、敢于揭露这个社会的丑恶现象,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导向,创建出一个有利于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现代法律意识的有力外部环境。

三、从学校的角度

首先,要加快青年教师学法。造成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较低的原因之一便是青年教师自身素养的制约,而要想达到法律走进校园、依法治教的目的,就必须要使青年教师学法、懂法。大学生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与教师接触的时间长,受青年教师的影响也大。只有让青年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所以,学校要更加重视整个青年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使学校广大的青年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种种方面都能做到为人师表。

第二,学校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强化广大师生员工对法律的认同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法律所适用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一重要原则。高等学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的阵地,是否能够做到照章治校和依法治校,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第三,学校可依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普法活动来浓厚法律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地方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立法工作者到学校举办一些介绍和宣传法律知识的人文讲座,介绍当今社会现实中的一些法律热点问题,增强青年教师以及大学生对社会的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度,了解相关的法律动态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也可以多准备一些喜闻乐见、符合青年教师以及大学生心理的普法活动。法律其实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应用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不是仅仅靠相关课堂的教学就能实现,它必须要建立在青年教师对法律的认可基础上。

第四,学校要将法律素养考核纳入教师选拔体系。要建设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首先就要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学识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录用青年教师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了保证高校的青年教师是具有法律素养的人员,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考核必须要纳入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当中。

四、从青年教师自身的角度

首先,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更要自觉树立起依法治教的自觉意识。在教育逐步向法制化前进的当今,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有相应的责任,那就是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青年教师要真正的知法、懂法,真正做到守法、用法,只有仔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领会我们国家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然后才能够辨别到底什么是合法、什么又是违法,最终才能成为一个依法、守法的好人民教师,也才不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随着国家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在未来高校青年教师必备的素质中,法律素养应该要排在第一位。

第二,青年教师要增强自身守法意识,提高用法的能力,树立起护法的观念。很多青年老师在缺乏相关监督机制的状态下会表现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愿守法的一面,在我们国家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没有交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横穿马路等;高校青年教师犯罪率的上升和犯罪形式的多元化凸显出了这一群体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过度追求利益的现象;而在工作、日常生活中权力受到侵害却不会用法律的方式来自救则反映出青年教师用法能力的薄弱;多数青年教师缺乏勇气,缺乏一种与不法行为做斗争的决心和毅力。所以笔者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青年教师用法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法律素养的目的。

第三,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和知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其中包括伤害罪、盗窃罪的相关知识;民商法其中的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跟自己权益有关的知识。高校青年教师除了在高校校园内进行教书育人的活动,与高校发生关联,同时也在校外进行活动,与整个社会都发生着关联。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有必要去了解相关的法律,一方面是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同时也达到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的目的,并且能够指导大学生依照法律来处理诸多纠纷及问题。另外高校青年教师要通过“教学相长”,与学生互动等方式,既教书育人,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吸取知识、学习经验,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和学生共同培养和提高法律素养。

第四,青年教师要深入社会,亲身参与各类司法实践活动。高校的法学青年教师如果能够被选拔为人民陪审员,就可以直接的参与司法案件的审判工作,在这个陪审过程中了解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相关程序,对案件证据的提出、采纳、案件事实的认定、案件裁判结论的形成等主要关键环节的运作过程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这可以使得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青年教师可以积极申请加入“双千计划”到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中去挂职锻炼,在查阅案件卷宗、调查及取证、参与司法庭审、案件的评查等过程中见识中国司法的“真面目”。

第五,青年教师要多多关注社会上的热点法律问题并加以深入的思考。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法制领域的三点问题(热点、难点、疑点)变得尤为突出切迅速为全社会公众所知。高校青年教师可以将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报道的不同类型的法律事件作为自己关注的热点,实时的检验下自己的法律理论知识是否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以达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欧运祥.法律的信任:法理型权威的道德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80.

[2]任江海,李跃利.法学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43-48.

[3]李军海,田原.论高校辅导员的法律素质[J].延边党校学报,2012(4).

[4]李章科,何定.教师法律素质刍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3):79-86

[5]李晓燕.论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51-56.

[6]才惠莲,王宗廷.高校环境法制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79-80.

猜你喜欢

法制环境法律意识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论技术经济法学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制环境优化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法制环境好,研发就适度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法制环境、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商业信用模式——来自我国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
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消费与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下的网络反腐新常态研究
法制环境下的网络反腐新常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