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电视剧差异的原因分析

2015-06-01柴玉洁

学理论·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视剧美国中国

柴玉洁

摘 要: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最直接表现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就是通过电视剧的形式。通过分析中美两国电视剧的差异来研究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今后电视剧制作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剧;差异;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10-02

表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电视剧是体现这些途径的最佳方式之一。电视剧在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它的画面和声音的传播,它的形态更容易被社会群体接受,而且它兼有娱乐和审美等多种功能,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为一体,取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从而形成了由多种文化融合的文化魅力,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类节目,在观众的电视消费中有重要的地位。

电视剧的功能和价值是多元的,我们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能够通过剧中的内容了解时代和历史、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了解不同制度下人们思想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中美电视剧的分析,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我国和美国的热播电视剧来看,剧中的表现和寓意都与国家的价值观以及现实密不可分:我国的电视剧倾向于借助社会大环境中的个人命运来展现国家的发展,侧重的是对家庭、亲情等伦理道德的体现;而美国的电视剧则侧重于典型的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对自由、自主、自立、自信的美国精神的两种价值观的展现。将从中美两国的历史、制度差异以及两国对待电视剧的态度和电视剧的内容等方面对中美电视剧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进行浅议。

一、历史的差异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和制度,不同的历史朝代有着不同的历史事件,这些特点不仅为中国的电视剧提供了原料和素材,也将历史遗留下的传统囊括其中。中国目前流行的电视剧题材多为家庭伦理剧、红色经典剧、古装剧以及武侠剧等,如《新恋爱时代》《火线三兄弟》《陆贞传奇》《新笑傲江湖》等,这些类型都和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现实背景紧密相关,剧情内容或杜撰或改编,大都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

从电视剧所处理的主题和内容上看,美国的电视剧和中国的电视剧有明显差异。美国可追溯的历史不过二百余年,但是美国的这二百年发展,却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仅仅在其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上,就比中国更加成熟和规范。它的电视剧内容更多地倾向于自由开拓的美国精神,如曾经热播的西部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的电视剧如今更加关注于当下,倾向于现实。电视连续剧主要的类型是警匪悬疑剧、都市伦理剧、医生律师剧以及科幻动作剧,这些类型代表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自由精神、冒险精神和专业精神。例如《越狱》《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蕾》以及《吸血鬼日记》等。

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中国与美国所形成的文化基础、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也截然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规矩文化,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还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换句话说就是主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权益,追求人人平等,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文化承袭的是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自由、平等、开拓、冒险的精神在他们的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偏向的是综合性思维,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如表达顺序时,要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即国家-省-市-区-街-号;表达时间是按年-月-日的顺序。美国人则偏好的是分析性思维,在表达上采用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表达空间顺序时与中国正好相反。还有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由于两国长年累月形成的不同历史文化积淀造成的,而这些在电视剧中有着更加明确的体现。

二、制度的差异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截然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造就了不同的上层建筑,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文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性,这也使得我们的电视剧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制作和播出符合社会发展主旋律的电视剧。例如《长征》《五湖四海》《闯关东》等,但是这些剧作贴近现实,不乏有许多经典佳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剧有了飞快发展,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电视剧的形式也受到了国际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内容上有了极大的改变,不再只是对名著改编、英雄人物的描述和简单的记录,它开始了对时代生活的刻画。但是,电视剧的内容一方面受到国家政权的引导,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强力冲击,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在各种权力角逐中演变历程的缩影,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化和冲突,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风尚、价值观念、文化潮流产生着复杂和深刻的影响[1]。这使得我国的电视剧市场有盲点,例如当代的某个时期题材几乎没人乐意去碰,反而“转战”古代和抗战时期。

而且我国对于电视剧的制作与播出有一个专门的审查机构,我们俗称的“剪刀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中国由于有广电总局的节目审查,有大量的节目内容限制,除了我们熟知的不能违反现行体制的内容外,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禁忌,色情的、暴力的自然不在话下,比如前段时间广电总局明令穿越、戏说、宫斗题材都属于被禁止拍摄的内容。这说明了,如果拿不到拍摄许可证,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拍摄。严格的审查制度使我们的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有深度的电视剧被拦腰截断,有些肤浅的电视剧因不涉及敏感问题而广泛制作并播出,造成当今荧屏上天雷不断,神剧无数。而且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有些电视剧在制作时还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审查后潮流也许发生了转变,使得电视剧与时代脱节。而电视剧为了拼收视率,往往好几个台同时播,导致电视荧幕单调统一,观众没有选择性。

而美国电视剧是基本没有审查的,只要不是深夜节目,没有太多暴力、裸露、色情和蛊惑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内容,都是可以上档的,虽然电视台也有充分的内容审查权力,但内容只要在法律框架下允许的即可。

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所谓的自由的、开放的、竞争的,这使得美国电视剧的内容多彩多样,即使是相同类型的电视剧,也会在内容和质量上进行竞争。优胜劣汰在美国电视剧的播出和制作上,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因为美国的电视剧是纯市场调控的。因此,观众永远不知道电视剧会在什么时候结束,也许因为观众喜爱,收视率高,连续八季、十来季都播不完,如《老友记》《绝望的主妇》等。曾经播出了十年的《老友记》,大结局竟然引起了全美国集体的伤感。而有的电视剧也许由于收视率差,播了三五集就不再见踪影了。

美国的电视剧虽然剧情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是,它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美国的电视剧分为七级,通常情况下为四级。

(1)TV-G(suitable for all audiences)适合所有人群观看。

(2)TV-PG(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儿童需要父母指导进行观看。

(3)TV-14(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for children under14)14岁以下儿童需要父母指导进行观看。

(4)TV-MA(suitable for mature audiences)仅适合17岁以上成年人观看,1998年10月以前使用TV-M标志。

分级的信息会在节目开始时显示在屏幕上,通常是左上方,时间是15秒,如果节目时间长于1小时,那么在以后开始的每小时都要显示分级信息。

中美两国在制度上存在的差异也是由国家的国情决定的,跟历史的传承与时代的发展相呼应。不同的审查制度也使电视剧的质量产生差异,中国的电视剧是为了满足所有受众,从而在剧情方面略显庸俗,而美国的电视剧针对性强,因此剧情稍加成熟。我国的电视剧行业也正在往分级制度靠近,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收视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三、态度的差异

中国的电视剧在制作上往往投入不少,但是分配比例不均,使得据称是大投入、大制作的电视剧的质量也就尔尔,很难见到一部高质量的电视剧。首先,一部电视剧的灵魂就在于剧本。在剧本的写作上,创新能力偏低,多以改编小说或者翻拍为主,例如一部《西游记》,翻拍了多种多样的版本,前传后传外传不计其数;海岩、严歌苓、六六等都是著名的作家、编剧家,他们更加被人知晓也是因为他们的著作拍成了电视剧,优秀的小说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不小的助力。再者,演员的成本占据大比例,现在有些名气的演员的片酬,每集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使得一些电视剧为了让他们演而在别的地方降低标准。而且,中国的电视剧是整部制作出来后出售,无论质量如何,只要有人买了,制作方的心也就一块石头落地了。

美国对待电视剧的态度十分严谨,有时候一集电视剧的成本在中国可以拍摄不止一整部电视剧,甚至相当于一部电影的成本。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其纯商业化的运作刺激了制作成本的不断攀升。为了保证收视率,在编剧、阵容以及布景等方面都是大手笔投入,毫不吝惜,且一旦片子得到认可,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这使得美国的电视剧在制作上一般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在对待电视剧态度上,体现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中国的电视剧制作立足于当前,只要满足当下的利益需求,电视剧中有当红的明星、热点的噱头,不管观众能否接受,只要投资商认可,并能卖出去即可,而美国的电视剧看得比较长远,要保证每一集的收视率,既要满足观众的要求,还要满足投资商的要求,只有拥有较高的收视率才能赚到钱。

四、剧情内容的差异

由于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差异,中美两国在电视剧的叙事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电视剧注重的是故事,美国电视剧注重的是人物。例如《金婚》就是讲述佟志和文丽这一对夫妻相识相知相守的五十年婚姻生活史;《汉武大帝》就是讲述汉武帝刘彻从出生到去世的几十年的大事记录。而在美剧中,往往是固定的几个人物在每一季结束后留下悬念,在下一季解开答案却又制造一个新的悬念,引人入胜,例如在《生活大爆炸》中第一季是四个科学怪才和一个新搬来的美女的故事,暗恋Penny已久的Leonard终于获得了与她约会的机会为剧情的发展留下了悬念,在第二季时继续讲述这一对爱情的纠葛与发展。中国也有类似于美剧这样的剧情故事,如《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都是围绕着一群人发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故事,但是前后多为独立的个体,悬念性差些。

我国电视剧大都是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个人在剧中只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生活缩影,宣扬个人在国家这个集体中的取舍,表现的是国家、家庭、亲情、友情的伦理道德。例如《母亲母亲》,国秀为了父亲嫁给富家少爷当填房饱受折磨,历经困苦失子丧女的悲痛后,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美剧则着重塑造的是每一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意识,无论剧情的内容是现代时尚的还是历史严肃的,都以展现人物为主,并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剧情结构和人物中,通过人物来表现事件。《绯闻女孩》虽然是通过生活在曼哈顿的贵族青年来展示上层奢华生活以及时尚前沿的一些东西,但该剧各个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崇尚个性和自由的行为完全体现了美国社会的特点。

中国的电视剧往往属于平铺直叙,以时间为线索,循序渐进地推进故事的发展,除了主线索外,其他的基本上很少交代,有的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就绕过不讲。而在美剧中往往是多条线索平行演绎推进,甚至主线副线不分,大量采用平行、交叉蒙太奇,使每集的情节紧张复杂,同时故事节奏也比较紧凑。

这种差异延伸出来,也是中美之间价值观差异的表现,我国是先人后己“大家”风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而美国崇尚的以己及人的自我意识,推崇的是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电视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美电视剧的差异与中美文化的差异紧密相关,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因为不同的制度意识,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因为不同的理解态度,形成了不同的思维和表达形式。中美两国的电视剧,也都是建立在本国的国情上,形成的最适合当地人观看的制作和播出形式。

我们不能单纯地去褒赞或批评某一部电视剧,而要带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研究为什么这种形式的电视剧被追捧,而另一种电视剧被淘汰。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形式的差异,我们要在学习中壮大自己的实力,使中国的电视剧水平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1(4).

[2]龚东刚.中美电视剧热播类型比较[J].文学界,2011(2).

[3]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苗棣,等.中美电视艺术比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电视剧美国中国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