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5-06-01陈建兵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同式应用型校企

孙 佐,陈建兵

(池州学院 教务处,安徽 池州 247000)

德国学者哈肯在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主要是指如何使一个复杂体系的各个子系统通过相互联合作用,最终产生1+1>2的效果;创新是在1912年被美国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益。2012年3月,由教育部等部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会议,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将协同创新由理论创新推到了实践阶段。高等学校是这个意见的实施主体,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改变过去较为落后的现状,着力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此为契机,本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为视角,提出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并予以实施。

1 地方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1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内涵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为核心构成要素,以政府、中介机构、非盈利性组织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主体间高度的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沟通与合作,发挥整合后的最大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价值增值,是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而进行的资源高度整合的创新组织形式,是继协同制造基础上科技创新的新模式,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新型组织形式[1-2]。

1.2 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当前,协同创新理念是符合我国时代教育方针的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思想,在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后,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而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将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全面协同,构建以实践教学内容协同、实践教学实现途径(校企合作平台)的协同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等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的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不仅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而且能够同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的协同是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运用协同理论,使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相关要素之间、实践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互动状态,从而协调实践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使实践教学活动相关的各个要素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建立良好的自我调控机制,发挥其最佳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并以能力为导向,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构建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3]。

2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的诠释

“多层次”一方面是指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多层次”,可划分为基础认知层、关键训练层、专业熟练层和职业成熟层等;另一方面指实践教学体系中子体系的“多层次”,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途径、管理、保障和评价6个方面。

“全方位”指高校和企业围绕在实践教学体系内相关的各种模式与项目展开合作。例如高校与企业之间举办专题讲座、互派人员交流、共建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

“协同式”是指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校企政多方协同,进一步完善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中各要素的协同关系主要是通过校企政多方协同,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协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协同和实践教学途径协同。

2.2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地方性、应用型两个属性,其构建的原则有四个方面[4],(1)统一性目标原则。指实践教学目标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办学定位要统一,不能出现相互矛盾或者不统一的现象。(2)全面性原则。指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环节均要融入教学内容,做到全面而且有效,不能偏颇。(3)协同性原则。首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其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各环节、各层次间以及校企双方的相互协同。(4)可操作性原则。指要理顺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切不可构建了看似完备,但不切实际无法操作的体系。

2.3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架构

地方应用型高校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以“能力导向”为目标[5-7],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师资队伍不健全的弊端,强调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企业的协同作用。其主要构架可概括为“一目标,二主体,三维度,四层次”,“一目标”,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研发能力;“二主体”,是指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企业)、两支培养队伍(专任教师与企事业技术专家)、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合作培养模式;“三维度”,是指实践教学体系从教学、途径、能力的三个维度去突出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四层次”指在三个维度上实现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四个阶段,包括基础认知层、关键训练层、专业熟练层、职业成熟层。在基础认知层,主要通过在校内实验室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在关键训练层,主要通过校内外的实训教学活动,开展综合实践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在专业熟练层,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利用企业中的“真题”进行“真做”,将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所学习到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成熟层,主要通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示意图

3 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协同创新实践

3.1 确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作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校企协同,以“能力导向”为目标,实现实践教学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开放化、实践环境创新和考核体系创新等。主要有:(1)实践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即知识传授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体制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学习方法强调学会转向强调会学。如在一些专业倡导“源于课堂、走出课堂、归于课堂”的课内实践。(2)实践教学内容创新。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与培养方案的指导书,强调教学内容递进化,即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形式开放化。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4)实践环境创新—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争取同地方企业在学校内共建实验室。目前,学校已建成101个实验实训室,15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企共建实训室6个。(5)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创新—建立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考核标准,强化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实践教学过程考核,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如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查)成绩的比例3:7改为5:5。

3.2 建立协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和载体,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的具体课程学习,完成实践教学活动,才能逐步掌握实践技能,从而进一步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是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25%-35%,从而从制度层面强调实践教学课程统一性。二是根据行业企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整合课程资源,细化课程质量标准,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紧密对接。此外,课程设置时注重校企协同,其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确立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实践教学教材紧密联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企业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校企教师合作,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编写适合实践教学实际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材和应用型教材。

3.3 建立协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要素和重要内容是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我们的做法是:(1)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实施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设立了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采用校内与校外相互结合,校外挂职锻炼、项目合作等方式,校内采取教学观摩与名师引导,课例研究与同伴互助等方法,培养应用型教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提升教学能力。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目前,获批建设省级教学团队4个,立项建设校级教学团队6个。培养学术骨干与学术带头人,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选派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进行博士后研究,国内访学进修交流,赴境外考察交流,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专业带头人“说专业”等活动,促使专业带头人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培养教学骨干,开展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选,现有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7人、校级教坛新秀29人。(2)打造应用型教师队伍。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应用型教师资格认证。鼓励并支持教师到有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专兼结合,从行业或企业聘用应用型人才,使其成为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大应用型教师队伍的数量。通过“内培外引”,目前学校有专兼职应用型教师182人。

4 结论

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途径(校企合作平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协同创新,虽然已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例如,如何构建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校企合作是高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施协同创新的必然之路,坚持人才、专业和科研三方面协调发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推动高校育人与成果转化,助推企业研发能力,高校与企业需要更进一步深度合作,尤其要重视协同与创新。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2]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3]毕建杰,祝丽香,张明忠,等.基于协同模式的中药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方法[J].实验室科学,2013,16(1):159-161.

[4]杨慧.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5]蔡志奇,黄晓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59-362.

[6]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7]白非,万圆.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路径与关键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85-90.

猜你喜欢

协同式应用型校企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下协同式产品外观设计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