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2015-06-01张忠平苏阳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闭式结核性引流术

张忠平 苏阳楚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张忠平 苏阳楚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5例, 实验组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法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积液吸收时间为(6.52±2.63)d, 胸膜增厚度为(5.41±3.01)mm, 气促缓解时间为(3.65±1.52)d, 住院时间为(10.31±2.63)d, 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并发症发生率为4.0%,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评价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病, 临床医师常为患者应用抗痨药物、胸腔穿刺抽液治疗, 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可增加患者疼痛感, 还会增加胸膜反应、包裹性脓胸发生率, 影响患者预后, 本研究为2011年1月~2014年12月2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收效满意, 临床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入选病例均经B超检查、X线胸片、细菌学检查确诊。实验组:男女比例15∶10, 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5.32±11.90)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4∶11, 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35.44±1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2HRZE/4HR方案治疗2个月, 后应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本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无菌胸腔穿刺包,每次B超定位点抽液, 抽液<1000 ml/次, 2~3次/周。

1.2.2 实验组 应用2HRZE/4HR方案治疗2个月, 后应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B超定位, 选择腋后线第6~8肋间作为进针点(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 经导管送入弹性导丝, 拔出穿刺针, 应用扩张器扩张穿刺通路,扩张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视患者实际病情确定导管进入胸腔深度, 一般以9~15 cm为宜, 导管成功置入后拔出中心静脉管套导丝。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度、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并进行临床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胸腔积液完全消失, 肺复张恢复, 可见肋膈角;有效:胸腔积液基本吸收, 液性暗区在0.5~2.0 cm , 肋膈角稍钝。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积液吸收时间为(6.52±2.63)d, 胸膜增厚度为(5.41±3.01)mm, 气促缓解时间为(3.65±1.52)d, 住院时间为(10.31±2.63)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88.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x-±s)

表2 两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比较[n(%),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1例出现胸膜反应, 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1例并发气胸, 1例胸膜反应, 2例包裹性脓胸, 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8, P<0.05)。

3 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病, 积液压迫肺脏, 可限制膈肌活动, 减少呼吸面积, 降低肺活量。如何减少积液、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医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临床研究证实,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置管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积液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 胸膜增厚度小于对照组, 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2,3]。

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需反复进行, 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大,当胸腔积液量少时, 容易引起气胸及胸膜反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仅需一次穿胸, 患者痛苦小、活动方便,与此同时,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不容易引发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 安全性高[4]。本研究结果证实,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合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有效治疗结合性胸腔积液患者, 为保证手术效果,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防止持续休克、穿刺部位感染、严重凝血障碍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与此同时, 应保持引流过程连续、匀速、缓慢, 控制引流速度<50 ml/min[5,6]。此外, 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若患者出现出汗、心悸、面部苍白、头晕等不良反应时, 应立即暂停引流并对症处理。

综上所述,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合性胸腔积液患者, 积液消失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 综合费用少, 住院时间短,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1] 贺思云,韩红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8(10):79.

[2] 黄佩花,吴多省.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行胸腔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观察.医学综述, 2012, 12(20): 3487-3488.

[3] 孔华玮,刘雪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32例疗效观察.医学综述, 2012, 9(20): 3492-3493.

[4] 赵顺金.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11(2): 138-139.

[5] 尹明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9(11): 1395-1398.

[6] 庞先琼.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 2012,10(22):4979-498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82

2015-04-08]

517382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黄布镇卫生院内科(张忠平);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苏阳楚)

猜你喜欢

闭式结核性引流术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