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6-01刘立卷马小文王明坤张宝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冠脉螺旋造影

刘立卷 马小文 王明坤 张宝鑫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立卷 马小文 王明坤 张宝鑫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疑似和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 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检出率。结果 与冠脉造影相比较,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测率较高, 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检测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微小病变的敏感性更高, 较常规检测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冠心病;64 排螺旋CT 冠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明显年轻化, 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要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早期临床诊治是关键。以往,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其为有创检查, 存在一定并发症[1], 且费用昂贵。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作为新型检查, 扫描速度快、无创、简便易行。本文主要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疑似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疑似和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72例, 其中男51例, 女21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5.8±4.1)岁。排除标准:在临床检查中有心律不齐、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进行冠脉造影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1.2 方法

1.2.1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 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谈话询问有无过敏现象, 心肾功能是否正常等, 以保证患者的正常检查。检查前12 h对患者实行禁水, 同时使患者保持安静以维持患者心率正常, 若患者的心率过快应用药物美托洛尔等进行控制, 待患者的心率(<70次/s)稳定后, 再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检查期间, 辅助患者取仰卧位, 在仪器接通前设定电流、电压以及重建层厚度, 连接好心电导联, 对患者进行扫描, 对患者扫描范围从心底部至膈下的冠状动脉,应用碘对比剂行静脉推注, 让患者屏息行冠状动脉造影, 观察扫描仪待图像扫描成功后, 采用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等方式对图像资料进行处理, 确定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2]。

1.2.2 冠脉造影 辅助患者取仰卧位, 待患者心律平稳后,实行常规的冠脉造影检查, 由有经验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对冠状动脉的主干、分支等进行扫描, 进行局部的冠脉造影检查。

1.3 评价标准[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冠脉狭窄病变相关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直接缩小百分数为原动脉的比例, 将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0%, 中度狭窄50%~75%, 重度狭窄75%~98%, 闭塞>9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表明,与冠脉造影相比较,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测率较高, 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检查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的临床疾病, 据报道, 近年来心血管病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在不久的将来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而在心血管疾病中, 冠心病所占比例最大, 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50%[2]。要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早期临床诊治是关键。以往, 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 此检测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 能够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穿孔等潜在严重并发症, 同时检查费用相对偏贵, 中高危有一定的适应证的情况下才建议应用, 近年来, 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诊断技术愈来愈趋向于无创或微创, 也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有文献报道,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作为新的影像学技术, 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等特点, 已经能够完全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冠脉造影技术。

本组研究中, 与冠脉造影相比较,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测率较高, 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检测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采用分段扫描的方式产生冠状动脉的影像资料, 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更高, 对轻度狭窄的检出率较冠脉造影高。

综上所述,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微小病变的敏感性更高, 较常规检测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赵永霞, 王敬稳, 梁广路, 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2):232-233.

[2] 何忆雯, 秦永文, 丁仲如, 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 16(1):10-13.

[3] 戴晓燕, 向红, 丁兆刚.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 19(4):204-2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80

2014-12-29]

454550 沁阳市人民医院CT/MRI室(刘立卷 王明坤张宝鑫), 心血管一内科(马小文)

猜你喜欢

冠脉螺旋造影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