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1王起芝潘小华王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关节镜软骨微创

王起芝 潘小华 王多

关节镜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起芝 潘小华 王多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骨创伤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观察组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行视觉模拟评分, 记录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8±1.08)分、(4.18±0.68)d、(8.61±1.52)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 可减轻术后疼痛感, 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

关节镜微创技术;膝关节骨创伤;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部位, 受力作用相对较强,在负重、行走中占有重要地位[1]。然而, 膝关节稳定结构较弱, 易出现膝关节骨创伤, 若未积极治疗, 可能诱发下肢活动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往常行开放手术治疗,但术后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关节镜微创技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特点, 可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本文对比分析了关节镜微创技术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效果, 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本院治疗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48例, 女32例,年龄18~58岁, 平均年龄(33.26±4.18)岁。骨折部位:56例左侧, 24例右侧。30例髌股关节, 23例股骨滑车, 8例股骨平台, 19例股骨髁。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血管疾病、偏瘫、精神障碍者。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术前行硬膜外麻醉,经髌下前内侧、前外侧和髌下外侧入路, 确定骨折及软骨缺损部位, 根据游离骨块的大小行针对性处理:股骨内外髁骨折合并较大骨块游离者, 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取克氏针行固定, 再于骨块上钻孔, 取螺钉固定;合并小骨块游离,可摘除游离骨块, 并整复。观察组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术前行关节镜检查, 确定膝关节腔内受损情况, 术中行硬膜外麻醉, 于关节镜辅助下清理软骨区域, 骨折部位的软骨表清理利用刨刀等整复。骨折部位行复位内固定, 小软骨骨折片取可吸收固定, 大软骨骨折片取克氏针行内固定, 并钻孔取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观察复位情况,复位良好则取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术后, 根据恢复情况, 尽量辅助两组患者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行视觉模拟评分, 评估两组术后疼痛程度, 分值为0~10分, 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②记录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③随访半年, 采用膝关节评分标准(Lysholm)评估两组膝关节功能, 评估内容包括疼痛情况、爬楼梯、稳定度、跛行、重症情况等, 分值为0~100分,>85分为优, 70~85分为良, 60~69分为中, <60分为差;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指标 观察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8±1.08)分、(4.18±0.68)d、(8.61±1.52)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对比[n(%)]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x-±s)

3 讨论

膝关节是保证人们正常行走、负重的关节, 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受到膝关节疾病、运动事故、机械致伤等影响, 膝关节创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可能累积周围软骨组织、韧带等, 进而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2]。

以往常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术中可对骨折部位行复位。然而, 有研究指出, 开放手术可能扩大创面, 增加对血管等损伤, 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逐渐应用于骨创伤治疗中, 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不同于传统开放手术, 关节镜微创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 可扩大手术视野, 明确骨折部位及软骨组织受损情况;②完全清理关节腔残留的软骨碎片和凝血块等, 避免出现软骨组织修复不良的现象;③手术视野相对较为广阔, 可减少对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④合并胫骨台骨折患者, 可在关节镜观察下复位, 减少对半月板等组织的损伤[5]。对此, 有学者指出, 关节镜微创技术可作为临床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理想方案[6]。

本文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 发现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沈培忠[7]指出, 开放手术以对骨折复位处理, 忽视了骨折周围软骨组织和血管的损伤, 而关节镜辅助下开展手术, 手术视野较广阔, 可减少术中创伤,降低术后疼痛感, 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

综上所述, 关节镜微创手术可提高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减轻术后疼痛症状, 改善活动受限症状,在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赵华磊, 查建跃.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的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3):202-203.

[2] 卡纳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682.

[3] 吉明, 徐立新, 张小红, 等.关节镜下监控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3(28):3438-3439.

[4] 邵银初, 邹鸿星, 单记春, 等.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Y”形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后交叉韧带.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2):155-159.

[5] 赵嘉懿, 郑杰, 李贤海, 等.关节镜下经后侧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12):1092-1095.

[6] 刘雪峰, 廉永云, 王鲲鹏, 等.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近期疗效.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2):116-122.

[7] 沈培忠.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4, 14(11):1318-13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73

2015-01-14]

518000 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关节镜软骨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基于多模态MRI图像的耳软骨模型构建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