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2015-06-01李献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外科手术

李献哲

分析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李献哲

目的 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120例甲状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双叶组, 各60例。全切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 双叶组采用近全切除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不同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情况, 全切组为43.33%, 双叶组为15.00%, 双叶组明显低于全切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较全切除对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 能够减少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 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应用中推广。

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

近年来, 由于碘摄入量不足、化学污染、辐射、自身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发病人群中, 以女性患者居多, 且此病发病缓慢, 可能会发生病变,在病变后,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致使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分泌, 最终形成肿瘤[1]。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多采用手术法, 但是传统的手术对患者的颈部会产生手术瘢痕, 很不美观, 对患者造成心理影响[2]。在手术过程中, 部分甲状腺手术可能会损害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对人体功能产生伤害,造成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 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3]。为了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特对本院12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 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癌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54例, 男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全切组和双叶组, 每组60例。其中全切组男33例, 女27例, 患者年龄26~62岁, 平均年龄(38.20±4.50)岁;双叶组男33例, 女27例, 患者年龄27~64岁, 平均年龄(39.60±4.80)岁。所选取的患者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且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病及既往病史干扰,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由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均安排签署手术通知书, 及时予以手术治疗。

1.2.1 全切组 所有患者均全身麻醉, 采用气管插管方法,患者体位为仰卧位, 将患者皮肤切开至颈阔肌, 切口位置选在患者胸骨上2~3 cm, 长4~5 cm, 对患者的皮瓣上缘进行游离, 实行“精细被膜解剖”, 手术后对各层依次缝合[4]。

1.2.2 双叶组 本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手术, 比较患者两侧甲状腺组织的大小, 切掉较大的一侧, 保留较小的一侧,甲状腺组织6~8 g, 分别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 将余下的甲状腺组织切除, 术后依次缝合各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减退、手足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甲状腺癌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切组并发症(43.33%), 双叶组并发症(15.00%), 双叶组明显低于全切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不同手术切除方法治疗甲状腺癌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 初期无痛感, 患者可能会发现有坚硬肿块, 明显在饮食或吞咽过程中, 可连带周围组织炎症, 患者往往不对此症状重视, 任其发展, 最终造成癌变。后期肿大可影响声带、气管食管及部分颈部神经从而使机体出现异常表现。作为甲状腺恶性肿瘤, 此病临床治疗难度系数大, 通常以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调节内分泌治疗为主, 但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低。

甲状腺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上对甲状腺癌的治疗较常选用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等, 治疗效果有所不同[5]。甲状腺全切除确实能从根本上遏制癌细胞扩散,但是可能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发生, 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本研究表明, 全切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3.33%, 双叶组为15.00%, 全切组明显高于双叶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手术的过程中, 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术前, 护士应该主动关心患者, 听取患者感受, 向患者详细介绍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患者进行手术前, 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 检查患者的心、肺、肝、肾、生化检查及凝血机制, 进行甲状腺B超和颈部CT等常规的影像学检查[7]。术前应对患者的术中体位进行练习, 避免患者在术中过累, 避免术后的不适, 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无论是近全切除还是全切除, 在术中都应该注意对患者甲状腺的保护, 因此, 医生应有较高的医学知识, 对甲状腺结构充分了解, 能够对手术进行熟练的操作, 熟悉甲状腺癌的变异情况, 做好预防措施,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8,9]。

综上所述, 对甲状腺癌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过程中, 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较全切除术好, 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1] 孙明举.4912例甲状腺病手术并发症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6):638-641.

[2] 魏伟, 何向辉, 章志翔.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16(1):22-24.

[3] 徐先发, 唐玲, 李洪跃, 等.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临床外科杂志, 2010, 18(5):329-331.

[4] 刘永锋.加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9, 16(5):341-343.

[5] 赵小立.总结甲状腺癌时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的操作经验.中国医药指南, 2014(4):126.

[6] 高力, 谢磊, 叶学红, 等.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180例甲状腺癌的手术体会.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8(4):300-303.[7] 范江艳, 李如红, 刘少波, 等.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13(7):674-675.

[8] 陈建伟.甲状腺全切除术指征与安全性探讨.临床医学, 2011, 31(7):14-15.

[9] 万晓华.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7):142-1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52

2015-01-15]

473000 南阳市南石医院肿瘤外科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外科手术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手术之后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