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

2015-06-01商艳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虎杖脑血管颈动脉

商艳丽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

商艳丽

目的 探究与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 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 试验组给予虎杖提取物胶囊与山楂提取物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积分结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IMT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虎杖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以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疗效。

活血化瘀中药;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受多种因素影响, 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 使动脉粥样硬化呈渐进性发展, 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使得脑部出现局限性缺血性坏死等病症, 引起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稳定以及缩小斑块可以预防以及延缓脑梗死的发生, 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药物已经作为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常规疗法, 本文旨在探讨活血化瘀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全部患者均在本院确诊,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7例, 年龄54~76岁, 平均年龄(67.8±3.1)岁。试验组中男19例, 女16例, 年龄56~79岁, 平均年龄(68.4±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虎杖提取物胶囊(每粒含虎杖提取物160 mg)1次/d, 1粒/次, 山楂提取物胶囊(每粒含山楂提取物150 mg)1次/d, 1粒/次, 对照组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20 mg/片,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 1次/d, 1粒/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MT与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IMT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后IMT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IMT与斑块积分结果比较( x-±s)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以及致残率的脑血管类疾病, 可由各种发病机制引起,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诸多的致病因素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以及远期生存率[1]。不稳定斑块很容易诱发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最终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所以, 如何缩小和稳定斑块, 控制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二级预防的重要环节。

以往临床上应用的西药阿托伐他汀片是第一个上市应用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从乙酰辅酶A开始,由HMG-CoA合成酶生成HMG-CoA, 再由HMG-CoA合成酶还原成甲羟戊酸, 再经过还原成鲨烯等20多步反应生成胆固醇。此反应中, HMG-CoA还原酶是限速酶, 因此, 若抑制此酶的活性就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2]。阿托伐他汀片的化学结构与HMG-CoA相似, 能竞争性的与HMG-CoA还原酶结合, 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动脉合成, 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有确切的预防作用。但是由于此药可致转氨酶升高, 消化道症状, 皮疹等副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肯定。虎杖微苦、性平, 具有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功效,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 调节血脂, 抑制平滑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从而有效预防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抗凝、调血脂有显著疗效[3]。山楂味酸、甘, 性温和, 口感酸甜绵软, 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其提取物中的山楂总黄酮可降低胆固醇在各个器官上的沉积, 对不同动物的高脂模型均有降脂作用, 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现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临床上常采用多螺旋CT、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活血化瘀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给予直接观察[4]。

综上所述,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虎杖配伍山楂提取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综合作用优于西药阿托伐他汀片, 值得推广。

[1] 张京春, 陈可冀, 张文高, 等.不稳定斑块的中西医结合认知现状及研究思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10):869-871.

[2] 王敏毓, 张琪.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 23(5):334-335.

[3] 田金洲, 时晶, 倪敬年, 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3):149-150.

[4] 齐学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黑龙江中医药, 2009, 4(3):56-58.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influence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SHANG Yan-li.Shangdong Yangxin County Zhaiwang Town Health Center, Yangxin 251800, China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Atherosclerosi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17

2015-01-15]

251800 山东省阳信县翟王镇卫生院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linical influence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Methods A total of 70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by atorvastatin tabl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olygonum cuspidatum extract capsules and hawthorn extract capsules.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MT) and plaqu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Compared with indexes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of IMT and plaque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herbs, such as polygonum cuspidatum extract capsules and hawthorn extract capsules, can provide precise effects in delaying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stabilizing atherosclerosis plaque, and reducing incid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猜你喜欢

虎杖脑血管颈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虎杖叶胶囊中2种成分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建立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