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戏剧导演艺术中的主体意识

2015-06-01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潘玉良潘金莲人性

苑 菲

(海伦市文化馆 黑龙江 海伦 152300)

我们从当今诸多的戏剧作品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戏剧作品中,可以探寻到贯注其中的具有开放性的主体意识给其作品带来的深刻变化。

一、处理题材的独特性

别林斯基说:“独特性即是擅于掌握本质的结果,从而也是各种事物的特征。”这就要求导演在处理作品时,必须做到不为世俗左右,不受某些约定俗成的陈腐观念影响,而是要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从新的生活视点出发,对作品的主人公(如历史剧中的历史人物)以及背景事实(历史剧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纵横研究,在对本质内容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贯注自己的独特思考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这一个”的题材和主题,充分显示出属于“这一个”的独特性。比如佳木斯话剧团移植著名川剧剧作家魏明伦先生的《潘金莲》,方向文导演便从传统的道德批判中超脱出来而进入了历史批判的范畴,使一个众所周知的陈旧故事,放射出奇异的光彩。潘金莲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虽是一位美女,但却摆脱不了卑贱淫荡的形象,所以,以往表现潘金莲的文艺作品,都有极强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封建思想倾向性。方向文导演的《潘金莲》则以潘金莲的人生命运为矛盾冲突的主线,通过她与武松、武大郎、西门庆、张大户四个男子之间灵与肉、血与火、生与死的感情纠葛,表现了封建礼教怎样摧残了这个曾经可爱可怜,继而可悲可憎的无助女人的人性,毁灭了她的爱情,同时也毁灭了她纯洁善良的本性,这是一个有艺术震撼力的艺术典型。

二、揭示人性的崇高美

不能提供审美取向的艺术品是不配称为艺术品的。导演在处理作品时,应该始终把审美视角对准道德观念与生存理念冲撞下嬗变的人性,努力还原人的本质,弘扬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表现人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和复杂性,充分展示人性的挚真和纯美。张艺谋的电影《画魂》中的潘玉良,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影响的艺术家,然而她在人们的眼中仍摆脱不了妓女的卑贱与低下地位。导演从潘玉良的命运遭遇与人生轨迹中,寻找到了她的生命本色,从她的外在美中透视出了内在的真实美来。小玉良聪颖好学,通情达理,虽被卖到怡春院,却出污泥而不染。直到盐督潘赞化出现之后,她不仅收获了爱情,更寻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并从此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美术。虽然她在追求理想中充满了苦难、曲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孤独、寂寞没有摧毁她的信仰,反而使她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美术大师。影片展示了潘玉良爱生活、爱情人、追求理想的美好意境。所以,温柔、独立、刚强构成了她性格的核心。她的性格,也恰是在温柔、独立、刚强的交织中,渐渐地成熟起来。因此,潘玉良性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对封建道德与传统的反叛过程,是人格抗争的胜利,是朦朦胧胧的民主意识的觉醒,更是她美好人性的激活。

三、表现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一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持续摆动的过程。”要唤醒在理性道德压抑下沉睡的本体生命,去表现生命在升腾、成长,实现命运及面对厄运时的种种情感和愿望,把这一主体意识贯穿于导演工作的始终,让思想得到净化,让情感获得完善。《三国演义》中的关公,为了忠于他的信念,实现桃园兄弟的政治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真爱而膜拜于这个政治集团的脚下,从而实现了他受难英雄人格的完美。这种情感以至于生命的丧失是残酷的,但却把一个多重情感复合的人物展示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受到了情感冲撞。

由此可见,导演要把人确定为自己作品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摒弃“高台教化”和简单的道德评判的人物塑造模式,要深入到人的心灵世界中去,要对生活、对人生、对情感有深切的审美体验,这样作品才能有深邃的思想意蕴,才能真正地表现人物的生活命运和美好人性,使之鲜活起来。事实证明,成功的导演无不是将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为作品主体提供强大的审美原动力。

猜你喜欢

潘玉良潘金莲人性
玉汝于成
——潘玉良的艺术人生
逼近人性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PAN JIN LIAN'S DIARY 潘金莲日记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