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和互联网,不得不说的三件事

2015-05-30韩小凌

综艺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电影业低价众筹

韩小凌

建国以来,中国电影行业从来没有像2014年这样受到如此关注。这并不是说电影业本身真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多还是因为其拥有六亿网民的“宠爱”。对于岁数近120年高龄的电影来说,忽然被这么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年轻(互联网)惦记上,还真有点受宠若惊。但问题是双方当前的相互了解还是太少了一点,尤其是对于一向眼界较窄的电影行业而言。

以时下最热的互联网众筹、团购、互联网视频来说,三者都是新生事物,相关的监管制度滞后,因而都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此外三者也都不是中国自己的创新,其都源自美国,只是迅速被中国的仿效者复制,并经由本地庞大终端消费群的放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即时绚烂画面。

众筹源于对有创意的艺术家、发明人的支持理念,现被更多中小微型融资项目所使用。但投资人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破坏性后果,因此美国在众筹出现仅3年,就出台了控制其风险的《乔布斯法案》。反观当前国内的电影众筹产品,却恰恰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加以放大——即便对电影从业人员而言,某一个具体电影项目的制作周期、品质等情况也未必能看得清楚,何况普通网民投资人?

当然,目前国内打出的各类电影众筹,更多宣传的还是融资之外的功用,例如增加网民对项目的关注黏性、进而将其转换成未来的观众。然而,去年好几部尝试众筹电影的惨淡票房已证明此假设并不一定成立。去年底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也从金融监管角度给电影众筹敲了警钟。毕竟,互联网绝不会是法外之地。

在互联网上做金融会有监管,在互联网上做内容也一样。诚然,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大可学美国师傅们做原创网播剧,但这只是创造一个新的网剧市场,跟既有的电影市场之间没有此消彼长的关系,“颠覆”“消灭”影院电影更是无从谈起。

再说团购。在发源地美国,酒店、温泉馆等此类服务和产品往往成本固定。这意味着即便价格降低,受影响的也只是利润率而不会蚀本,倘若增大人流,总利润还有增加可能。相形之下,中国的影院虽算成本固定,但票房收入却并非只跟影院关联。在线领域的大量低价出票,肉疼的是参与分账的全体。

表面看,片方出资贴补团购超低票价的做法维持了现行市场体系。但是单片以低价抢占市场空间的简单做法很容易被复制,进而演化成所有影片的整体降价——这意味着大家又都没有了价格优势,竞争再度回到产品质量之争的原始状态,但不同的是:此时整体的价格单位已大幅缩水。淡季做低价促销正常,但在旺季搞低价倾销就很愚蠢了。今年元旦的情况正是如此:虽有诸多强片,但平安夜票房居然还不及一个普通周末日。

既然互联网团购对整个电影产业链利弊各半,那么价格的升降又凭什么由此单一环节决定呢?笔者觉得,在当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互联网O2O的模型不能简单地套到电影业头上。大家还是多学习学习吧,免得又被什么“新思维”忽悠了,万一人家不卖拐了改卖轮椅了呢。

猜你喜欢

电影业低价众筹
价值链视域下电影票房收入分成探析
低价≠实惠 吃喝玩乐购,切记避开这些“坑”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去芜存菁
众筹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
新闻众筹初探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复合肥低价促销是否会成常态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