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教与不教”

2015-05-30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才智教學升学率

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该不分贵贱、贤愚,人人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只要是学生备了一些敬师的礼品他就接收为学生,给予教导。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

可是,这个“有教无类”,指的只是“教”这个行为——来者不拒,只要肯学,我就教,至于教什么,怎么教,就有讲究了。

孔子说:“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比较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不能跟他讲高深的道理。”

孔子认为人的才智是有等级的。这也是孔子的“教与不教”的内容之一:才智不够的人,不教他高深道理。

在教學过程中,孔子认为:学生冥思苦想也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学生想说却说不明白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给一个学生讲一个道理,而他却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给他讲了。此乃孔子的“教与不教”内容之二:学生没有开窍就等他开了窍再教。

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比起来,我们今天的“有教无类”才是真酷——无论智愚,不分等级,全部一刀切,不会举一反三的人,就逼他加时加课,给他举三、举五,实在不行,就逼他死背直付考试。

孔子时代,课程单一,也没有“毕业”一说,所以,老师可以慢慢等着学生苦想一番之后再去启发他。若在今天,文理科六门功课一齐上,哪有时间容学生坐在那儿慢慢地想,之后再慢慢地启发他?再说了,孔子的学校不受中考、高考升学率指挥棒的指挥,所以,对那些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就给他讲些初级道理,对那些学不会举一反三的人,就把他放在一边,先雪藏一下,都是可以的。若是在今天,那怎么行——学生的及格率、升学率不达标,教师的饭碗还要不要?

所以说,孔子只是他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方法虽然好,若放到今天,他怕是连“教师资格证”也拿不上——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天教育的悲哀吗?

(高广霞/文,摘自《人民代表报》)

猜你喜欢

才智教學升学率
外研版Book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P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By Zhang lijun
画里有话
Unit4.let’s eat教学反思
27《鱼游到纸上》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美丽的人
2017“相聚长三角”海外高层次人才智汇侨梦苑活动在宁开幕
参变分离之后
风暴卷走了童年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