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气实训设备开发途径的探索

2015-05-30高婕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途径探索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电气实训设备对于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建设和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民航院校为例,深入分析了设备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內外结合,项目推进”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设备开发 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5-01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训设备的支持,没有相对充实和完善的实训设备,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真正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这就要求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其中实训设备的开发是高职院校共同面对的难题。

一、电气实训设备的特点和意义

实训设备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设备,往往专业性强,价格较高,是一类特殊的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又与生产设备不同,实训设备用于教学,而生产设备用于生产,所以制作标准也不一样。在各行各业都趋向机电一体化的时代,着力电气实训设备的开发对于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建设,学生全面技能的培养以及未来岗位的适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以民航院校为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电气实训设备开发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积极探索校内实训设备开发的新途径,努力挖掘实训资源的潜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电气实训设备的现状分析

对高职院校来说,实训设备的开发始终是实训室建设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各大院校对此都极其重视,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建设。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效果仍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设备数量不足

目前由于扩招以及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实训中学生不能充分参与,有时甚至只能围观。虽然民航院校也购置了真飞机和模拟机来扩充教学设备,但是像这样昂贵的教学设备其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二)设备种类不全

长期以来机械类的实训设备种类相对较多,而电气类实训设备种类较少,造成学生三年的学习中电气实训的比例偏低。如以这样一个较为薄弱的电气操作技能基础,恐怕将来难以适应复杂的机电综合排故的工作要求。

(三)设备功能单一

目前的电气实训设备只能发挥其原本的功能,实现部分的、简单的实训项目练习,甚至还有些机型电源系统示教板内部电路老化或残缺,仅能用作展示,无法通电演示系统功能,更无法让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或者进行排故。

(四)开发途径较少

在民航院校早期发展过程中,设备的来源多以社会和企业的捐赠为主。在发展初期确实较好解决了实训教学所需的设备问题。而后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功能上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捐赠的设备越来越少了,电气实训设备的开发转变为以采购的途径为主。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以上情况是有内在联系的,开发途径较少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数量不足、设备种类不全、设备功能单一这三方面情况。从设备开发的途径来看,由于方式较为单一,不是捐赠就是采购,结果就造成原有的设备越来越残旧,甚至闲置;而后来购买的设备由于功能不全和应用不熟导致利用率较低。这两种开发途径的设备都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实训资源的潜力,所以不能很好地支持和保证实训教学。

三、电气实训设备开发的途径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院校在开发电气实训设备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将现有的实训资源和拟购的设备器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前提下,把两方面实训资源整合和优化,形成数量更多,种类更全,功能更强并且更具有实用性的设备体系。在民航院校开发电气实训设备的过程中,以下有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一)先做好“内”,即做好原有电气实训设备的整理和归类

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是特别重要。首先要通过整理和归类摸清原有设备的情况,最好用计算机进行设备数据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可用设备能够进行掌控以外,还能清理掉一些无法利用的设备。

(二)接下来做好“外”,即结合专业和课程的需要购置设备或者二次开发所需的装置

如果我们目前没有已开设或拟开设的专业课程所需的电气实训设备,而且通过升级改造现有的设备也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外购全新的设备。而另一种情况就是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原有的设备只能部分满足教学需求,但是经过二次开发就能具有更多的功能而发挥更广的用途。使设备的潜能得以发挥和充分利用。这时我们只需要外购少量的装置将原有设备组合利用起来就可以更好地支持教学,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既提升了设备功能和教学效果,又为学院节省了建设资金。

(三)“项目推进”电气实训设备的开发

实训设备的开发是实训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所有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点。如何使实训设备的开发更为系统和规范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由于扩招以及师资的原因,目前大多数老师确实都在忙于教学,如果以任务的形式布置设备开发,老师们一方面工作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积极性不高,而且这种开发往往是分散的,有时可能是重复的,因而效果不佳。而在设备开发过程中引入项目的操作机制,将会更好地推进设备的开发,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课外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增进了成员间的交流学习;高校老师在评定职称时往往和项目挂钩,主持或参与项目的情况,反映参评者的工作业绩和科研能力,所以结合项目进行设备开发可以提高老师的积极性;不论是建设项目还是科研项目,一般都会纳入院校统一管理,并且还有经费支持,这样就使设备开发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也能避免重复建设,而且项目的经费也为设备开发的可行性提供了保障;通过合作项目开发出来的设备,相比完全购买的设备而言,我们对它更了解更清楚,用起来更熟悉,因而利用率会高很多,即使出现故障,也容易排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实训设备的开发不要一味强调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不是简单的设备累加,而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专业和课程的需要,靠智慧和勤奋去精心设计和组织建设的工程。本文分析了目前设备开发的现状,提出“内外结合,项目推进”的新途径,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设备保障。

参考文献:

[1]付成仁.校内实训设备二次开发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1).

[2]田淑娟,刘荣,燕苗.外购设备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构建实训室的探索与研究[J].魅力中国,2010,(33).

[3]訾贵昌.自行研制教学实训装置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3).

作者简介:

高婕(197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飞机维修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猜你喜欢

途径探索高职院校
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