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加强班级的管理

2015-05-30马金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组内行为习惯学困生

马金莉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7-02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

合作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来组建,每组4—6人。在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男生女生混编,比例适当;每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以自愿为主,适当调整。偶尔变更合作学习伙伴,有利于拓展学生交往的范围。积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班主任采用小组制度管理班级能够更好的约束学生,减少学生犯错的几率,但如果想要达到满意的效果,对班主任却有更高的要求。在班级小组的管理中,评价机制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在小组管理中初见成效的几个方面:

一、以喜好促进小组内学生管理。对于行为习惯较弱的同学,小组制度对于他们有一定的约束力,我们不难发现在组内引起矛盾最多的就是这些同学,对于这些同学只依靠组长对他们进行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组长工作的难度。所以班主任要采用不定期进行“话疗”和“喜好管理法”对他们进行约束,也就是根据对这个学生的了解,针对他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来约束他。比如针对喜欢打球的同学,在一定时间内不为组内扣分就奖励体育课,一旦达不到要求就停上体育课;针对喜欢手机的同学,把他的手机暂时由班主任保管,如果达到要求再把手机返还;针对不喜欢运动的同学,如果达不到小组制定的要求,就可以利用下课期间让整个小组一起跑步。

二、以小组带动学困生转化。每个小组都会存在学困生,不论是在小组讨论,还是在小组评比等方面他们都是小组的弱势,这部分同学由于基础比较薄弱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行为习惯也不好。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跟学生及时沟通和辅导。如果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不定期谈话和小组一对一帮扶的的方法。小组长要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督促他们每天进步“一厘米”。对于学困生的管理、成绩上升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部分同学对小组的稳定与凝聚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利用好小组的作用,久而久之他们会为了小组的荣誉逐渐改变不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小组带动学困生的转化。三、以目标促进小组学生学习。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让他们定下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每一次考试结束后,班主任要对小组及小组成员上次定下的目标完成情况做一个整体评价,再结合这次成绩和近期小组的学习状态,制定下一次考试的新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明显的目的性。

四、以会议促进组长工作。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在班级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通过每周召开组长会议,强化组长的职责。组长会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注重强化组长的责任心,让他们感觉到管理好自己的小组是他们的责任,并根据小组情况制定相应组规,在小组中组长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2)对组长进行心理疏导,让组长遇到困难时不气馁;(3)各组组长分别介绍本周各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在小组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针对遇到的困难,组长间可以相互出谋划策。通过组长会议,班主任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班级的情况,并把各组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作为班主任下周的工作重点。

五、以竞争促进小组进步。小组合作的优点之一就是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良性的竞争会促进小组的进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对小组施行能引起学生重视的奖励、惩罚,并不定期更换奖惩方式,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以调研促进小组管理制度的完善。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适合的方法。在小组管理中要不定期向学生调研,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小组管理制度。班级的小组成员及小组管理制度要始终在动态的调整中。

总而言之,在小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应体现思想教育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应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理念,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如果常规方法行不通就用一些“偏方”。

都说教无定法,其实对班级小组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不同班级情况不同,就算同一班级在不同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不相同,每一个小组都会在不同阶段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地探索解决的方法。

猜你喜欢

组内行为习惯学困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