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2015-05-30古玮玮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媒体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古玮玮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传播也早已走出单一形式,朝着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高校校园媒体日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校校园媒体作为校园文化传播建构的载体,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要发挥自媒体的正面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和渗透功能,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引导方向。本文以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为切入点,论述了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关键词】自媒体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影响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人文社科课题“自媒体时代高职文化建设创新研究”(2013YR006)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0-02

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和发展高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将自媒体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走出一条适合高职学院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使校园文化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自媒体与校园文化简析

1.自媒体简述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微信、个人主页等,甚至sns社区、博客也都可以算作自媒体表现的形式。即自媒体是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研究新兴网络媒体,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发挥其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科学和数字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高速发展,校园媒体正在逐步走上多重技术手段并举的自媒体时代。

2.高校校园文化

第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于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办学理念的创新,推动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提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校园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调节作用和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

3.自媒体在高职院校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新兴媒体走进校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手机与电脑在学生中普及率很高,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相当部分学生还有电脑,学生平均上网时间较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博、微信、QQ,或者其他网络上发布或者接收自媒体体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传播速度快,且信息量大。这些信息首先是在亲密的同学之间传播,如果信息内容丰富、吸引力强则可以快速在学生之间广泛传播,并造成一定影响力。

二、自媒体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1.煽动性的自媒体信息容易引发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虚拟网络给一些大学生提供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发言机会和表现平台,目前大多自媒体使用者采取匿名方式进行。以虚拟身份进行的网络活动满足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虚荣心和对虚拟目标追求的个人价值认同感,抱着一种“网上说的可以不负责”的心态。所以,在他们运用自媒体的时候,可能会发表与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观点,而不实的谣言和煽动性的语言,很容易得到粉丝们的认同和转发。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不实谣言或者修改过的图片,部分发布者或转发者是有意让它们在自媒体平台上散布,制造不安或哗众取宠。而高职大学生学术基础较薄弱,容易受具欺骗性和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就算一些不明真相的年轻大学生怀疑信息的真实性也不愿多花时间去考究,而选择盲目转发,这种从众效应这将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2.自媒体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导向的难度

自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极大的满足了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大量迷信、黄色、反动、暴力等不良的信息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大学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学生的辨识能力尚未健全,一旦不能正确认识,很容易走错方向。如果高职校园里负责学生工会的教职员工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加以引导,等这种不良风气在学生群体中发酵并扩大影响时,再进行舆论的引导则难度更大了。

三、自媒体视野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1.发挥自媒体优势,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

第一,制度是保证。健全的制度首先在于领导的高度重视,要切实组织制定、建立信息互动机制和相应的激励制度,以保证有效借助自媒体推进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第二,队伍是根本。高职教育工作者要使用网络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利用自媒体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努力掌握网上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教师队伍特别是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职工,要经常参与學生的自媒体互动,以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不发布不转发具煽动性的、不实谣言等信息。而且教师应多在自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宣传国际国内最新发展动态,以开阔学生视野,对于国家的大事好事,加以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社会问题也要客观点评,让学生不以激进和片面的眼光看问题。同时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可以增进师生情谊,学生工作也将更得心应手。

2.加强“网上校园”建设,精心打造特色网络文化阵地

目前,几乎每个高职院校都在互联网上建立有自己的网站,可以说,学校网站就是学校的形象窗口。外界可以透过这一窗口,从中感受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这就要求学校网站做一个“有文化”的校园网站,体现特色校园文化。此外,还要在自媒体上构建属于学校“官方”的博客、微博、论坛等网络阵地,形成实体校园之外的“网上校园”,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强势。

3.利用自媒体引导舆情传播,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导向

第一,建设主题网站,抓住话语主导权。如:建设学术性专业网站,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建设“红色网站”,培养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精神;建设富含人文特色的文化艺术网站,通过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建设具有高职精神文化的主题网站,以报道优秀事迹和感人事迹为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建设大学生社团网站,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第二,加强舆论监管,防范不良信息传播。高职院校应对高职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安排有专门渠道了解高职生关注的信息领域,以事实说话,避免事件被丑化、炒作和放大,而引起高职生的不满情绪。

4.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对症下药”

90后的学生自信、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而又好奇、敏感。高职院校可以尝试运用自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贴近高职学生特点,拉进师生距离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鲜明特点,比如: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动机多元化,学习兴趣情绪化较强,学习方法则教多思少,较为单一;而将两类特点结合分析,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能提高学习效率,拉进师生距离。因此,我们在自媒体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与时俱进,例如可尝试运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将潜在的心理障碍和事故隐患消除于无形,增强学生爱校爱生活的信心。教师也可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正能量信息,或者对网络流传的不实信息进行辟谣。因为既然高职学生对于不实信息辨别能力较差,探究事实的主动性较弱,教师的主动澄清可让他们免受不实信息的蛊惑。

在人人都有自己舞台的自媒体时代,年轻大学生们可在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青春活力,但教职工也要做好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及自媒体工具,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如此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罗斌. 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研究[J]. 新闻世界, 2011,(02) .

[2]谭立立.自媒体环境中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J]. 新闻界, 2012,(01).

[3]张辉,刘珂.浅析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特点[J]. 青年科学, 2010,(04).

猜你喜欢

自媒体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