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5-05-30张小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策略

张小明

【摘要】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高中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用科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2-0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巩固和加强对已有化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深化学生对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各种化学知识,这就使得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改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1.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直观的自然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与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小常识和比较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思考。例如,在臭氧性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下雨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下雨过后,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运用适当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之后,教师可总结并引出化学原理:之所以下雨过后空气清新,除了雨水可以冲刷空气中的灰尘,使空气得到净化之外,雷电还将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化成臭氧,并详细阐述臭氧具有良好的除菌和消毒等功能,可以杀灭空气中的很多细菌,这就是人们会在雷雨天气过后感觉空气特别清新的化学原因所在[1]。这样,学生可以在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内逐渐被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情境所渲染,明白学习化学的生活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动力[2]。

2.用化学知识破解生活中的疑问,养成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蕴涵着化学原理的小问题,这些疑问可能一直存在他们的脑海当中而始终无法被解答。这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发掘这些问题并将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相补充,为同学破解生活中的疑问。使学生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深刻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例如,在讲解溴化银可用作胶卷的感光材料的原理之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现象,为学生解答常见的变色眼镜是如何变色的?在制取变色眼镜时,所用玻璃中往往会加入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小晶粒,当镜片受到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可分解为银和Br2:2AgBr=2Ag+Br2,因为银晶粒的存在而使镜片颜色加深,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弱时,银和Br2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又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2Ag+ Br2=2AgBr,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由此可以总结变色眼镜的原理其实就是不同条件下溴化银的分解与重新化合过程。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时,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化学知识,同时还有解惑后的惊喜,这种情感将会转变成日后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并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3.纠正生活中的错误观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生活常识的误区和被误解了的化学现象,这些素材也是教师可以用于生活化教学的着手点之一。很多学生经常会出现误将生活中的习惯认识当作知识的问题,另外还有些错误观点则是以偏概全的误解。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这些问题,然后结合相应的化学知识去矫正学生以往错误的观点或概念,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比如有不少人认为,许多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化学合成的物质不一定就有毒;其次,有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于保证食品的质量是必要的。如果不用防腐剂对某些食品进行处理,很容易因变质而引起食品中毒或诱发疾病,其结果往往比使用无害剂量的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当教师用化学的知识和原理来解释问题,打破学生心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点时,这种认知上的冲击感将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化学知识。

4.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增加社会责任感

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当今社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药物使用不当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领域都与化学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实时的关注,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去解释甚至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3],加强学生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5.通过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实现生活学科化的回归

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有效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掌握化学规律。在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重新构建和存储学科知识,从而真正地做到让化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4]。例如,在学习有关离子反应部分知识的时候,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学生知道了水壶中水垢的形成是水中的Mg2+、Ca2+、H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Mg(OH)2、CaCO3时,再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水垢去除,同学们指出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即使用食用醋与Mg(OH)2、CaCO3发生反应加以消除。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化学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还能够养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课改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的具体实践。教师将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带进化学课堂,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立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下旬刊),2014(8):32.

[2]程志宝.试述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徑[J].科技资讯,2014(28):146.

[3]相永刚.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57-158.

[4]钱柳云.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回归[J].化学教与学,2014(3):96-97.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