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完形填空解题能力

2015-05-30王明媛孙中昌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近义词词汇量试题

王明媛 孙中昌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5-01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高中阶段英语完形填空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尤其是一些善于讲授语法的老师所带出的学生对完形填空试题更是一头雾水,一个班级,能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学生寥寥无几。幸运的是,当前的信息时代提供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在一些英语学习类的网站,报刊杂志上或者一些经验交流会上,看到或听到一些关于如何做好这一题型的论文。这些论文谈论的都是一些技巧性问题,给出一些解题技巧。今天,我就拿十几年来本人的心得体会和各位同行交流一下,也希望看到本篇文章的高中学生,能够得到一点启发和灵感。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一: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题能力。

首先要清楚设置完形填空题的目的。完形填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的英语运用能力,其中包括英语阅读能力,上下文的联系能力,词义的准确把握。阅读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词汇量,翻译句子,尤其是长难句的理解。充足的词汇量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和保证。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强,如果翻译得一塌糊涂,或一知半解,就根本联系不了上下文,读一句,忘一句。就所有的备选项而言,应该做到不认识的词汇是个别的,并且知道每一个词的准确意思。很多学生词汇量很有限,张冠李戴,搞不清词义,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解题技巧了。

对策:提高完形填空的应试能力,不应该只靠练习这一单一题型。应该增大课外阅读量,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来阅读,比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和第三册,就比较适合高中生阅读,因为这两本教材语言地道,文章经典,选材广泛,能够提供一些必要的文化知识背景,有助于理解不同题材,不同风土人情的完形文章,同时能够积累大量必要的词汇。带有课文的注解和译文,有助于学生自学。在阅读这些课外的文章的时候,要泛读和精读结合,对一些长难句一定要慢慢的,仔细的体会,结合译文,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问题二:老师选题不当,经常把握不好考点,考试的方向。

有一些人认为,考过的考题不能再重复出现了,所以常常热衷选择各地模拟题苦练,尤其到了高三,特别重视名校的考卷,各地的信息卷,因而忽视了历年高考题。

对策:做好历年高考完形填空,少做模拟题,包括全国卷和各省卷的在内,2000年到2014年全国和各省卷加一起一共有200道左右高考题,已经很充足了。因为高考題是精华,而且十几年来考点基本都考查到了,所以,应该在老师的引领下,精心研读。寻找常考点,寻找试题出题的规律。

问题三:教学时过多地注意近义词辨析,把学生引入歧途。

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淡化语法,二十道选择题没有一道考语法和近义词辨析的题,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擅长近义词辨析。问题是,老师擅长,而学生易混,且不是考试的方向,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

对策:少讲词义辨析题,多帮助学生积累近义词,最好常用英语来解释英语,提高词汇量的同时,还有助于阅读篇章。

问题四:只重视做完形试题的量,而不重视质的培养。

如果只是老师不断地发题,学生大量做题,很多学生未必就有收获,通常都是老师留了作业,然后对对答案,个别有问题的讲讲,然后学生就把试题丢掉了,如果这样的话,学生的进步就太缓慢了。

对策:学生做完完形填空后,一定要再次阅读不少于三遍,应该做到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熟练地,连贯地把文章读下来。然后还要做到查出所有生词,努力去记,力争做到篇篇都有记忆,都有收获。

问题五:学生经常靠常识理解文章,不注意细节和文章前后的联系。

对策:老师一定要交待给学生,对于每个正确的选项,在文章中都是能够找到依据的,而不是靠猜测的。做题时一定要前顾后盼,字斟句酌,细细体会,体会作者的意图,把自己当成作者,要做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把文章做好。

猜你喜欢

近义词词汇量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怎样辨析近义词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