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

2015-05-30朱湘桂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朱湘桂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思想、各种思潮都层出不穷。多元化背景下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也迫切地改革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伦理思想应运而生。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之一,由于学术界现有研究角度和认识上的偏差,多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在此浅谈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资源,以此作为伦理路径的学理界定和认识纠偏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8-01

我们看到马克思著作中更多的是阶级斗争、政治统治和暴力革命的观点、语录,初看之时我们常会被这些语言所震慑,以为马克思是一个“激进分子”、“暴力分子”,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在马克思的论著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追求。深入马克思思想才能够对马克思伦理思想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笔者对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浅显分析和研究,为大家研究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提供一点借鉴。

一、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的脉络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在这些著作论述中,也不乏诸如 “宣传工作”、“理论教育”、“政治宣传工作”等相关概念,在这些相关概念的论述中,现代思想教育的丰富内涵跃然纸上。当然,因为马克思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因此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没有专门论及此观点的著作。但是我们应当将此作为一条主干线,此主干线贯穿着平等、自由、民主以及人类彻底解放的珍贵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深厚的伦理关怀。

“在马克思本人那里没有一门作为学科出现的伦理学,但他却在整体上具备着深厚的伦理关怀,甚至主要就是从伦理关怀的角度出发的”,这些伦理思想散见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论述之中。马克思思想政治是由其长年累月对人类文化历史的研究,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正义的追求,这些马克思在乎的价值追求正是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

二、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精髓

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也历经萌芽、形成、丰富发展的过程,即革命民主主义时期、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及其以后时期三个阶段。我們对其内容细细梳理之后可以发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有其自有的精髓所在。

1.伦理基础即是人的本质

人性、人的本质在马克思著作中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人既非超历史的存在,也非超社会、超阶级的抽象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本性进行进化和改变的历史。

马克思反对任何统治者与人民站在对立面,压迫人民、剥削人民成为马克思最为反对的行为方式。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的关系都是平等的,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爱护,任何一个思想者、统治者都不应当将自己神圣化、权威化,成为思想和自由的统治者。其最为肯定的就是人类自由、平等、相爱的重要意义。

2.伦理核心即是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伦理思想汲取了西方近代启蒙伦理思想基础,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备至就成为其著作的特点。马克思对人的关怀从不是建立在一成不变的抽象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现实中的人的基础上展开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初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马克思坚持了人的劳动是人的本质,此思想也为以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奠定基础,体现了对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追求。

3.伦理价值目标即是人类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价值,而自由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也是其著作中十分重要的价值体现。马克思在论述人性时,提出人类“应然”和“实然”的属性,指出人类在“应然”和“实然”状态的不同,事实存在在人类的本质属性上的表现。“实然”表现为人类是一种存在物,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应然”又表现为人类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必然会有其自身的发展的价值需求和追求。

三、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学习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大有裨益。比如在生活中关心身边朋友、师长,做任何事都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坚持道德和规律的合二为一,不仅对我们做事有益,对我们做人更是有帮助,也会对我们之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无论从学习马克思思想政治方面,还是从实际出发的生活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也会有所促进,坚持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新型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应逐渐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董治良.中国政治伦理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刘书林.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变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4期.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