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田玉香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学生

田玉香

【摘要】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强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记忆效果;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加强情意,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中。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1-01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传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更给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靠近历史,清晰历史事态,乐学历史,学好历史,因此,作为教学媒體计算机能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教育功能,是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首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曾说过:“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重要作用。在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生除了听老师一人讲之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听到武昌起义的枪声,听到抗日军民的歌声,除了白纸上的黑字之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看到革命英豪的飒爽英姿,看到蘑菇云腾空而起的壮观场面,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没有过多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知识,在实现联网的状态下,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或老师讨论,通过“对话”与 “协作”共同构建“知识”意义。有了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良好的保护与提高。

其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知识情况,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是具体的,历史上“甲午风云”、“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历史是具体的,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都能突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历史是形象的,秦陵兵马俑的恢宏,圆明园废墟的凄凉,是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遗迹,但是由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将文字写旧的历史变成丰富多彩的视听画面,创设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知识情境,借助这些特殊情况,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记忆效果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虽说其全部心理过程都起作用,但感知是认识历史现象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作用,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头脑中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例如:在讲授“禁烟运动”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电视录像的有关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的几个镜头形象地再现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知,印象深刻,使学生乐学历史。

三、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信息量,完成教学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是教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各个时代所遗留的各种资料,各个时代所遗留的历史资料可以说庞杂繁多,数不胜数。“汗牛充栋”的史籍是我们解决神秘历史之迷的希望,但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依赖的仅仅是一本薄薄的教科书,而由于篇幅的限制,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能迅速充实历史知识的内容,快捷地开阔师生的历史视野,不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为更高的综合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播放有关西安事变电影片断:“张学良与杜重远的谈话”。“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会见”,“张学良下令兵谏及临潼华清池捉蒋”,党中央代表团赴西安等。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拓展信息面,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具有跨时空地域的特点,立体效果好,因此,对中外历史事件进行纵横联系比较,可教会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和对比分析,使学生思维发散,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进行综合复习阶段讲授“戊戌变法”时,把以前学过的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投影教材与戊戌变法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同时显示,引导学生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异同。学生争相讨论得出结论:三个国家的改革性质相同、改革方式相同。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这两国由此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华民族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刻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国当时的民族危机严重,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过渡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维新派无权,软弱等。如此的比较分析过程让学生以联系比较的眼光看历史学历史,发展了他们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加强情意,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中

历史的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在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大决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历史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它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能力,运用思路极为灵活,是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多媒体学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