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015-05-30陈晶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陈晶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政工干部队伍。本文以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例,阐述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形势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改进政工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的对策,希望能对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继承优良传统的需要。改革道路上一路走来的西北油田,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随着油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员工的思想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石油石化的优良传统不会改变,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会改变,这就需要政工干部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传播正能量、激发新动力。

(二)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内涵发展的需要。中国石化进入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新时期,西北油田亦已站在了实施“二次跨越”战略的新起点上。企业面临的环境越复杂、形势越严峻,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越繁重。如何引导干部员工主动适应新常态,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投身转型发展,这就需要政工干部队伍发生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三)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优良作风的需要。历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遏制。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尤其是随着油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入,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廉政风险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政工干部带头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四)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维护企业和谐稳定,需要政工干部持续做好广大员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思想统一、政策宣讲、解疑释惑工作,需要政工干部注重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并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阳光心态。

二、局、分公司政工干部队伍现状

我们选取了基层单位164名党办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进行抽样调查,现状如下:文化程度较高,本科学历以上的政工干部占86.58%。我们还发现,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仅有2人;年龄偏年轻化,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占79.87%。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5岁,最大的为54岁;从事政工工作时间较短,3年以上的政工干部仅占40.24%;原岗位从事政工工作人员较少,仅为37.19%。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原工作岗位与政工工作相关的人员仅有61人,其余人员皆为生产、安全、科研岗位转岗;调查中共有60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47人提出需要加强党务知识培训以及与内外部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其它也有加强党员责任制落实、加强适当增加党建工作活动经费、设置专职支部书记、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相对困难等方面的建议。

三、当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部分政工干部奉献意识淡化、进取精神弱化、艰苦奋斗精神减退、敬业观念消退等消极思想在当前显得尤为突出。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轻视政工工作价值。有的基层单位领导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政工工作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政工人员不是关键岗位,主观上对政工队伍建设重视不足;有的认为政工工作是“非主流”工作,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多是与中心工作无关的“无用功”,存有“重生产技术人员,轻党务管理人员”、“先生产后政工”的现象。

(二)政工队伍青黄不接,人员配备不太均衡。原岗位为政工相关岗位的人员较少,有的年龄偏大或因其它原因离开行政岗位的干部,被安置到党支部书记岗位,甚至有的因为岗位交流,暂时不适合在行政岗位上工作的干部,被临时放在党支部书记岗位进行“过度”。因此,政工人员的配备情况较不均衡,甚至存在“一人多岗”的局面。

(三)政工发展出口较窄,队伍存在懈怠倾向。业务素质强的员工,一般不愿意做政工工作,领导也习惯于将优秀员工放在重要的业务岗位上。在政工干部的使用上,普遍存在“易入难出”现象,多数人在政工岗位“一岗定终身”,即使有变动,也始终是“圈内循环”,“双向交流”变为“单向流动”。

(四)理论素质残参差不齐,政工培训相对较少。政工干部后续教育不足,相关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相对较少,也导致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偏低。有的政工干部主观上进取力不足,忽视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和培养;有的仍套用以前的老方法和老思路,习惯于“格式化”,导致政工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缓慢。

四、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离不开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本来就缺乏硬性手段,如果再没有领导的关心支持,在许多问题面前就更显苍白无力。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政治上关心、在工作上关怀、在生活上关爱,让政工干部有信任感、责任感、荣誉感,才能调动政工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二)建立政工干部素质提升机制。建立优先教育、持之以恒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脱产深造等形式,为政工干部创造成才环境,多交任务,敢压担子,帮助增长知识才干。建立“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有潜质、基础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锻炼成长,并加强岗位交流,支持政工干部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建立注重实绩、择优选升的激励机制,树立“优秀政工干部也是人才”的理念,让政工干部的价值充分体现在表彰奖励、晋级晋职,对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政工干部提拔重用。建立系统规范、量化考核的工作机制,健全政工干部队伍业绩评价考核机制,把完善政工制度作为评价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实行政工干部工作目标管理。为政工干部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使政工干部发挥作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定期对政工干部的工作进行评比检查,让政工干部的工作成果摆在桌上、亮在明处,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开展政工干部定期汇报工作和民主评议政工干部工作,强化对政工干部的监督,将政工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取向调整到以组织和群众认可为准的方向上来,促进政工干部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落实政工干部政治民主权利。各级党组织应充分维护政工干部的政治权利,积极探索和实践调动政工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法。党委书记要积极参与本单位目标制定、任务分解、“三重一大”重大决策事项的研究讨论;工会主席要配合行政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安全奖惩等活动。要鼓励和安排政工干部兼职行政职务,参与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行政管理,真正把政工干部作为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骨干成员,让政工干部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企业管理,使其做到率先知形势、知任务、明目标,最大限度地创造“政工效益”。

猜你喜欢

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谈行动学习在油田企业员工外语培训中的应用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油田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的开展及优化思路论述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