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研究

2015-05-30裴振强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市场结构优化对策

裴振强

摘要: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受到内外环境变量的影响,尤其是 近年来市场化改革实践的促进,已经形成基本框架。本文将从集中度指标研究中,就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市场结构优化研究,并提出构建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途径和目标。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中度指标;市场结构;优化对策

从产业组织理论范式SCP研究来看,对于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主要由外生变量所决定。石油产业市场结构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其资源划拨和运作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将从集中度理论入手,就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展开探讨,并提出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一、市场集中度理论研究

市场结构是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组织特征,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通常对产业进行划分为完全垄断型、寡头垄断型、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四类。而对于市场集中度来说,则是对于产业中企业数目及规模的衡量,以反映其垄断或竞争的程度。通常情况下,市场集中度越高,其产业中垄断性越强,市场竞争越低。在对某一产业集中度测算中,有多种方法来反映行业内企业的集中程度。本文采用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法来进行石油产业结构的衡量。如贝恩结合石油产业组织特点,以来对产业中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测算,主要从产值、产量、资产总额、职工人数等方面进行排列。CRn作为对行业内企业规模及企业数量的反映,难以从市场份额及产品差异上来进行对比。为此,赫芬达尔指数法将行业作为整体,并从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上进行推算,其公式为:。对于HI表示为赫芬达尔指数,X代表产业市场总体,Xi表示某一企业的规模,Si表示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见,对于HI值越大,则市场集中度越高。

二、我国石油产业不同阶段的市场结构

我国石油产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多次调整,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石油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其市场结构变化更为显著。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石油产业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无论是勘探、开采、还是炼化、运输等环节均属全民所有,其市场结构以完全垄断为主。第二阶段是改革初期至上世纪末,我国石油产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石油公司的改组,逐渐形成上下游分割、、海陆分家、内外贸易分治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石油产业以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在市场化进程中显得垄断成分较大,监督机制不完善,当然,对于民营油企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阶段的石油产业进行了全面重组,特别是在南北分治、产供销一体化集团性公司的组建中,以上游开采和下游炼化为主的结构逐渐形成。第四阶段是石油产业市场化阶段,随着对石油石化产业的监管体系的构建,对于政府管制下的石油垄断局面进行了调整,如200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成立,2009年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投产,使得多家油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从整个中国石油产业市场集中度来看,无论是上游产业还是下游产业,其CR3指数一直大于70%,也就说仍属于寡头型市场结构特征。

从当前我国石油产业发展阶段来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石油产业市场集中度将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发展将有助于推进石油产业结构的不断均衡。总的来说,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是当前市场集中度仍然居高,对于市场开发及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仍然很大,需要政府从政策导向上进一步放宽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二是CRi指数及HI指数将逐渐下降,并从石油产业链的一体化中逐渐形成竞争局面,逐渐打破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并从石油资源配置上进一步优化;三是石油炼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小规模石化企业竞争的重要阵地,特别是下游原油加工类企业将逐渐增多,如中海油将逐步进军石油下游产业,促进CR3指数和HI指数的进一步下调,从而优化我国石油下游市场结构。

三、我国石油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目标研究及路径

依据产业组织SCP范式来看,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首先要从影响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着手,石油产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同样需要从石油产业组织目标上来明确。对于当前我国石油产业发展来说,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其市场结构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如果缺乏有效的管控,将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为此,本土石油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定位及发展,需要结合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未来规划,既要从规模经济上激活市场结构,又要从竞争力上保持一定的寡占型。纵观世界范围内石油产业发展现状,很多国家都从监管体制上进行了改革,优化了市场结构,通过引入竞争来打破传统垄断格局。由此带来的石油资源的规模经济性和竞争活力,有助于促进石油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推进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另外,我国石油产业在效率上与国际竞争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发展机制及管理水平上,国际竞争力相对较低,对于石油安全风险还较为突出。因此面对严峻的石油资源和国际竞争压力,更需要从石油企业的重组中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

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特点,在优化路径选择上,主要从三方面来着手:一是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针对石油产业的独特性,在保持相对经济性垄断的同时,更应该从政府政策导向上来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开放市场化格局,通过对石油企业的战略性引导,从市场结构的优化上来完善产业管制策略,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推进市场化发展。二是注重石油企业间的协作与重组,构建完善的竞争环境。对于石油产业化发展中的油企间的竞争与协作,在各环节融入竞争的同时,要从市场结构中构建战略联盟,特别是股权与非股权的合作,推进石油企业的合理重组。再者对于国家控股的石油企业,要从区域分割中打破界限,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并从石油协会的组织中推进民企石油集团的发展,以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三是强化产权结构的优化,促进寡占型市场结构的形成。对于石油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应该从多元化机制上促进油企的合理竞争,避免因国家管控而导致的无序及重复建设。如对上游产业从管道输送上以国有产权为主,对下游产业可以放开对社会资本的吸收,从总体上保持多元模式的产业结构,以充分保障国家石油企业的活力和有效竞争。

【参考文献】

[1]吴新民,汪涛.中国石油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月刊,2010(02)

[2]李忠民,孙耀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石油产业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1)

[3]林健民.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及其优化[J].经济问题,2013(01)

猜你喜欢

市场结构优化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影响研究
中国互联网产业SCP范式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