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5-05-30姜黎川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广场舞群众文化

摘要:广场舞是一种颇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大众健身娱乐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种类,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探讨了其作用,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广场舞发展。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而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逐渐富起来的人员中,中老年人占了较大比例,物质条件的丰富,使这一批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城镇化道路的高速发展,不少地区出现了大型广场,这又为广场舞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在众多的广场活动中,广场舞是一种颇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大众健身娱乐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种类,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源于生活的舞蹈形式如今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很多人,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为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广场舞的特征

(一)以欢快为主题

由于广场舞蹈表演形式的特殊性,表演现场三面或四面都是观众,表演舞台和观众是整体的,表演现场人头攒动火暴热闹。这就使得大多数广场舞蹈的表演内容一定是热情欢快的,用舞蹈术语讲就是“情绪舞”。这种表演形式决定广场舞蹈不可能表现悲悲切切的内容或非常有意境的作品。这是因为广场舞蹈的特殊表演环境来决定的。所以说内容简洁欢快是广场舞蹈的第一个特征。

(二)以集体舞为主要表现手段

广场舞蹈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场面红火热闹。广场舞蹈一定是在广场上表演,表演场地一般都比较宽阔,表演人数不能太少。所以广场舞蹈一般都是以集体舞的形式来表现的。在宽阔的场地中表演大多都不用独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形式来表演。所以集体舞是广场的第二个特征。

(三)因陋就简

广场舞蹈是在广场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同时广场舞的表演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时间可长可短,完全体现主客观的意愿和需要。广场这个表演环境不可能有很好的布景舞美来体现很复杂的表现内容。所以广场舞蹈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舞蹈结构上都不能搞得过于复杂,只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队形的变化来博得观众的喜爱。所以因陋就简是广场舞蹈的第三个特征。

(四)自娱性

自广场舞蹈产生以来自娱性是广场舞蹈的主要特征。民众在参与广场舞蹈时并不要求名利,完全是为了自娱。如正月十五闹红火,晨练时的广场舞,大部分都是民众自发性的表演。广场舞是利用舞蹈来抒发情感的艺术,使舞者内在情感得以宣泄,产生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同时观赏者也得到精神享受。这使舞者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产生自我价值感。这就是决定广场舞自娱乐性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广场舞自产生以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二、广场舞在建设社区群众文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能够推动群众社区文化的建设

由本质来看,广场舞属于群众舞蹈,其自身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提高与融合、典雅与通俗汇集一体的结合体。广场舞具备较强的健身、美育、自娱、自我价值显示及控制社会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所以,将广场舞普及到群众文化中,能够使舞蹈艺术步入民众的生活,增强社区民众的文化修养与生活品质,让人们的休闲娱乐空间与时间更丰富、富有意义。广场舞通过其简洁的内容、欢快的主题,可以创建欢快、轻松的社区文化环境,并且推动和谐文化、群众社区的建设。

(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广场舞蹈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综观全国各城市和乡镇舞蹈文化的发展,舞蹈随着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其独特的时代魅力正在不断普及和发展,舞蹈的产生和健康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消除业余生活无聊无序、精神空虚的现象,舞蹈也把不同身份,不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令许多麻将友酒友变成了舞友,大家建立友谊,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通过舞蹈健身、娱乐,生活逐渐走上健康的轨道,与人待物更加文明有礼,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最重要的是,广场舞蹈的繁荣使社会上打麻将、赌博斗殴的现象大大减少,社会文明风气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此看来,广场舞蹈的健康发展对构造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地作用。

(三)可以检验群众文化的成效

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可以衡量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效果,也可以衡量群众文化的普及程度,也可以充分体现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准。广场舞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创新了群众文化的形式,而组织者要科学规划和安排,切实提高整个活动的组织水平和成效。广场舞是基础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引导群众文化的发展。有些群众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不能经常去营业性的文化娱乐场所活动,大把的业务时间促使他们很有可能接触到不良文化。可是广场舞促使群众文化更加接地气,吸引广大群众的观看和参与,进而丰富了一些人的生活,激发了他们的激情和积极性,创设出了全民参与、共创文明的良好环境。文化馆一定要精心编排广场舞,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鲜性和鲜明性,在体现群众活动的时效性和导向性的基础上也要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技巧,通过广场舞体现出和谐文化的内涵,并且营造出和谐文化的氛围,进而检验群众文化建设的效果。

广场舞蹈不仅给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广场舞蹈以其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传播文明的独特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地的作用,文化兴,则人心齐,风气正,则国家兴!

【参考文献】

[1]程晓冬.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张艳.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现状及完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

[3]章鼎铭.群众文化建设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2(08)

[4]毛德华.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探讨[J].才智.2012(23)

作者简介:姜黎川,男,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职称:助理馆员,工作单位: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广场舞群众文化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