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其昌绘画作品真伪的争议

2015-05-30吴瑒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董其昌

吴瑒

摘要:历来董其昌的书画作品真伪备受争议,本文以《峰峦浑厚图》为例,先阐述董其昌的个人风格,然后从董其昌书画特点“不画很工整、细腻、"内行"的山水画,不画人物、舟车、屋宇,只画些写意的,不在行的山石、树木、房舍等。”“追求生拙之趣”,题款“亲笔书画一般用楷书,工整、规矩,秀中见拙。而代笔书画,常写行书或草书,用笔随便。”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峰峦浑厚图》进行真伪判别。

关键词:董其昌;《峰峦浑厚图》;款题;真伪

一、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又号香光居士等,华亭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后授编修,出任湖广提学副使,光宗时为太常寺少卿。崇祯四年,起用为南京礼部尚书三年,后退居家乡归隐,以书画终其生。

二、董其昌的个人风格

董其昌工书法,善山水,为一代宗师。他专长于山水,早年师法黄公望,中年学习董源、巨然,后又学宋元名家。董其昌的山水画,古雅秀逸,颇具笔墨意趣,以平淡天真取胜。而不足之处则是柔媚有余,魄力不足。从传世作品看,董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为水墨画,比较常见,占董氏山水画的绝大部分;另一种是青绿设色画,有时出以没骨,但数量极少。他注重师法古人,但不为陈法所拘,在对笔墨的认识上,有独特的见解和造诣。在墨的运用上,能干湿并用,干而不枯,湿而浑厚。在树、石等形象的塑造上,讲究姿态组合的形式美,不强调写实,而强调韵致和欣赏性。他把书法运笔之法,融入绘画的皴、擦、点染之中。他的山水画,烟云流润,柔中有骨,运笔转折灵变,用墨干湿浓淡兼之,层次分明。画风蕴蓄丰厚,清隽雅逸,拙中带秀,在明代首屈一指。

董其昌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而且是一位卓有建树的书画理论家。他倡导士气,主张书画同源。在笔墨上追求一种生、拙、古、真、淡的趣味。由于董其昌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和书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其声誉名垂海内,一时求索书画者极多,应接不暇。故他在世时,代笔者、作伪者大有人在。

三、对《峰峦浑厚图》真伪的分析

(一)从董其昌书画本身的特点,包括笔法、构图、墨、色等来判别

董其昌的书法,早、晚年均学颜真卿,其楷书有很浓厚的颜体味,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拙趣,运笔圆劲含蓄,肉中有骨,柔中有刚。董其昌的行草书,除有颜体的拙趣外,更多的是学五代杨凝式。董其昌的绘画,不主张对物象的谨细刻画,而是追求一种文人画的生拙之趣,即比较忽略山石的形体、结构,甚至出现有些房屋画得歪歪斜斜,山石、树木大小比例不符的情形,但却是真迹。

董其昌不画很工整、细腻、“内行”的山水画,不画人物、舟车、屋宇,只画些写意的,或者说不在行的山石、树木、房舍等。由此看来,凡画得很工整、细致的山石、树木、房舍或有人物、舟车、屋宇者,都不是董其昌的真迹,或者说有作伪和代笔的嫌疑。

从《峰峦浑厚图 》的局部图中可以看出有人物,一幅图里画了好几处房屋,这些房屋画得较为精细、端正,且房屋中还画了人物,甚至还对人物进行了设色,特别是图中还画了船只,且船只上画了人,还对此人进行了设色。从这些迹象上看,我觉得这幅图为董其昌亲笔所为,实在值得怀疑。

董其昌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用书法的笔法作画。董其昌作画追求书法效果,并把它视为作画的普遍规律。他画近树多用双钩,极少一笔点画。如他绘的《集古树石画稿》(故宫藏),其中所画之树,几乎全部用有顿挫、一波三折的线条双钩,书法趣味十分明显。他勾的山石的轮廓线条也是如此,有一种生拙之趣。在画意上,他不追求“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主义,而是主张以画为乐,寄乐于画,故人们称之为“文人墨戏画”。而作伪者、代笔者所作之画没有这种内蕴和趣味。

董其昌名气大,工作繁忙,应接不暇,有些次品问世,也是常情。而作伪之书画,绝大多数画得很认真,有的水平也很高,但破绽之处就在于矫揉造作,缺少变化。《峰峦浑厚图》作画细致,有点过于精密,缺少生拙之趣。由此也可以推测此画不该是出于董其昌本人之手。

(二)从董其昌的款题来判别

董其昌的名款有“董其昌”、“玄宰”、“思白”、“思翁”、“其昌”、“董玄宰”、“玄宰画”、“董其昌书”等。他署款的规律与别人不同,亲笔书画一般用楷书,工整、规矩,秀中见拙。而代笔书画,常写行书或草书,用笔随便。但也不是绝对化。不过如果依照一般规律来看,这幅《峰峦浑厚图》上的题款是中规中矩的楷书,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幅图按理说应该是董其昌的亲笔,这和之前的推断相矛盾。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幅图会不会是一幅伪作。会不会是作伪者为了让我们认为这幅图是董其昌亲笔所画而故意模仿董其昌的楷书,亦或者说此题款是董其昌亲笔书写,但是却是从董其昌的一幅亲笔画里断取出来与假画接在一起。

董其昌落款另一特点,绘画作品不落“其昌”,书法作品不落“玄宰”,这一规律,在他的晚年作品中多见。而董氏得意之画,也有署“其昌”的,但不钤印。董其昌的题跋,多为平行款,行气一般略向左倾斜。从《峰峦浑厚图》中,可以看出题跋是平行款,但是行气略向左倾斜的特征并不明显。

(三)从董其昌的印章入手难判别真伪

董其昌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120方,其中多数是印文相同,而形状、大小、篆法、刀法不同之印。董氏印章和其他书画家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印章大同小异的就有好几套,很难找出标准的面貌,故鉴定他的书画真伪,不能以印章为准。更有甚者,他的一些得意之作(家藏)不钤印,而一些代笔书画,反而钤上真印或落了真款。这就给我们的鉴定工作带来了一些难题。因此鉴定董氏书画真伪,主要要依靠书画本身,也就是笔法、章法、结构和墨、色等。

从董其昌家出来的书画,如一些小册子,纸、绢质地很好,题字不多,盖印不规则,但钤印很好的作品,绝大多数为真迹。相反那些大幅的书画作品,多数不真。因为董氏名垂天下,应酬很多,无暇作大画或长卷书法。而《峰峦浑厚图》,纵21.2cm,横159.5cm,算是大幅长卷图了,依据董其昌的实际情况,他作此类画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画作本身还那么精细,所以很可能不是董其昌真迹。

从古至今,书画领域总是存在着作品真伪的争议,作为一个鉴定爱好者,我深知在做鉴定时,不但要有丰富的鉴定知识作基础,还要接触实物本身,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鉴定一件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强.书画鉴定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王以坤.古书画鉴定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梁江.中国美术鉴藏史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jd/20080403/14384707123.shtml

猜你喜欢

董其昌
明 董其昌 行书辋川诗册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董其昌山水画特展
穿越300年的对话——董其昌五题《鹊华秋色图》
董其昌作品欣赏
董其昌的面具
董其昌行书《宋人词册》空灵疏淡之美
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ALTERNATIVE DREAMS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台北故宫猴年大展:董其昌书画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