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进入职业院校音乐课堂的对策分析

2015-05-30王朝蓬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流行音乐职业院校

摘要: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不应该简单地把流行音乐一概拒之门外,而应该采取一种既谨慎又积极、既大胆又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流行音乐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流行音乐;职业院校;音乐课堂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不可能与社会相脱离,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那么音乐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周围所流行的往往也是他们所渴望了解的。上课时,会有学生突然问道“什么是摇滚”“什么是爵士乐”……如果在从前,我或许可以武断地斥责学生,用批评来掩饰自己对“流行音乐”认识的贫乏,但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流行音乐”进课堂己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利用恰当的“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补充现行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热爱课本上的“阳春白雪”音乐的基础上,了解和吸纳其他风格的音乐,从而为造就新一代音乐人才创造条件,铺平道路。那么,面对流行音乐,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

一、适度

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职业院校音乐教学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之外,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无疑应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流行音乐引入教学内容,应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能因为引入流行音乐而忽视了严肃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严肃音乐、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严肃音乐、传统音乐代表了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核心的精华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应在承担文化传递重任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而流行音乐尽管贴近时代和当代人的情感世界,且不乏优秀作品,但它的价值毕竟还是无法与严肃音乐、传统民族音乐相比的,所以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其地位也是不能与严肃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相提并论的。

掌握适度原则,还意味着音乐教学中不能因为教师个人的喜好或受学生兴趣的影响而放弃教学内容自身的秩序性、逻辑性。如果全部 “跟着感觉走”,那么只会使教学活动本身陷入无序和混乱的局面。

二、选择

流行音乐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音乐类型,其内容并非都适合中学生欣赏或学唱。例如,流行音乐中有许多过分渲染孤独、忧伤、迷

茫、失落情绪、表现游戏人生态度、描述成人情爱世界的歌曲,就是

绝对不适合职业院校生的。所以,有所淘汰、有所选择,应该成为职业院校生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原则。

根据选择性的原则,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应该排斥和拒绝的是那些内容消极、格调不高、风格低糜的流行音乐作品,应该选择和引入的则是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别致、格调较高的作品。如《思念》、《爱的奉献》、《黄土高坡》、《掌声响起》、《我热恋的故乡》等作品,通过这种选择,来营造一种既轻松活泼又健康纯正的课堂音乐教学氛围。

三、指导

职业院校生的课外音乐欣赏通常是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的,他们常常凭着直觉接受流行音乐,这种接受一般都带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和感性文化色彩。因此,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有责任培养职业院校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健康的音乐欣赏趣味,在教学中加强审美观念,健康的音乐欣赏趣味,在教学中加强审美方面的指导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本身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选择的能力,自觉地排斥、拒绝流行音乐中的糟粕和不良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我们可将流行音乐分为以下几类:一、流行音乐可以反映人们日常的各种情感思想,它很朴素很平凡,通过流行音乐的演绎,你会发现自己平淡的经历中竟包含了如此美丽动人的丰富内涵。如《外婆的澎湖湾》、《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同桌的你》、《请跟我来》等。二、流行音乐还可以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可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和广博的爱心,如《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不屈的尊严》、《手拉手》、《大中国》、《相约九八》、《故乡的云》等。

其次,应加强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风格技巧、演唱风格、表演力度、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一般来说,流行音乐的节奏自由多变,音乐处于流动状态。从曲式上分析,其旋律常用调式对置和突然转调的手法,增加曲子色彩上的对比,出其不意,令人有焕然一新之感。最后,还应通过对古代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与流行音乐的比较介绍,让学生了解人类音乐文化积累的丰厚与博大,引导学生热爱严肃音乐,正确对待和接受流行音乐,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和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情趣。据报道,仅1997年一年就获三次国际声乐大赛最高奖的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廖昌永先生,在做一种将流行音乐用他纯正的美声唱法来演绎以达到沟通的工作。1998年5月份,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廖昌永独唱音乐会上,一曲《掌声响起》受到听众热烈欢迎,获得极大的反响。这一举动笔者认为也可给我们的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提供一种借鉴。

总之,面对流行音乐的广泛“流行”和巨大挑战,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不能让职业院校生的课外欣赏放任自流,而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付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朝蓬,1984年出生,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本科,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流行音乐职业院校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