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属于读者,也属于甲

2015-05-30徐春林

大观 2015年6期
关键词:仲秋刘家老屋

北京的羊肉胡同很知名,我们所在的学习地点就在羊肉胡同甲。甲是一特定的标志,还会有乙或者丙。那天晚上,我回到宾馆。请服务员开门后,发现柜台上摆放着很多书。(我们都是两人共一间房的,那天我是最先报到的,安排我同房的那一位还没来,所以我先住了进去。之后,我接到临时通知,说与我同房的那位不来了,要我与隔壁的一名叫张仲秋的并住一块。房间都只有一张卡,我请服务开了门。)这家伙真了不得,居然带了这么多书来。拿起来稍微翻阅了下,感觉语言还不错。于是没有征得张仲秋的同意,就拿了三本送人。那天恰巧编辑何梅来宾馆看我,就送了她一本。并且骄傲地对她说,这是我同室的产物。另外两本送给了一起来学习的江西另外两个老乡,一个是陈慧卿,另一个是方萍。

离别之前,我对张仲秋说,回去之后我再好好读读。他说要是能够提点建议那是再好不过。回来后,我一直忙于一些事情,几乎是把这事情全忘了。某一个晚上,他在网络上看到我,提起这事情,我又记起来了,感到十分惭愧。居然把张仲秋先生交代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这几日稍微有点时间就拿出来读,每次的感受都不同。首先我要说《刘家老屋》是一部好小说,说好当然有理由。对于小说而言,我比较喜欢侧重时代命运的那种。就比如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生死疲劳》《檀香刑》等等。前面两部和历史扣得比较紧,与平凡生活扣得比较紧;后两部与时代命运扣得比较紧,甚至有讽刺和嘲笑。这两种我都比较喜欢,好小说必须具备这两种。小说故事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看的是故事,好不好看是个大问题。一大批读者不会去猜测和想象,更不会去分析作者的意图,在他们看来直白地表述,看得过瘾,看过后还在回味,回味的当然是怎么回是这样,其实这对于小说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刘家老屋》很有意思。写这部小说的作者不是路遥,也不是陈忠实,更不是莫言,他叫张仲秋。是湖南省浏阳市国土资源局的干部,还担任过领导职务。现在闲下来了,于是提笔写点文字。这点我就佩服他,在中国很少有人会这样去做,觉得做这些没有什么意义。张仲秋想做点事情,他认为自己这辈子剩余的日子就是写小说。几年时间出版了两部长篇,另外一部已经完成了书稿。他的写作热情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份热情才写出来了那么多文字。我记得他在学习班上,谦虚地说自己出于爱好才写着玩,其实读过张仲秋的小说后,你会发现《刘家老屋》有它的价值。我之所以把这篇读后感的标题取之为《属于读者,也属于甲》,我想强调两点,一是读者的欣赏眼光,二是小说的地理位置。这部小说无论的故事还是情节都虚构得很好,作者沿用了太多的现实故事,比如拆迁,又比如老屋的消失,这些都与当下的环境和生活紧密相连,不仅把现实照进了读者的视野,还让读者感受到了老屋的无奈,这又不得不让人产生了忧患意识。我想向读者强烈推荐《刘家老屋》,推荐的不仅是甲,我希望还有乙丙丁。当然我强调的甲是地域,是作者性格,这部书会是某个地域的产物,想到这一点它的价值显得更加伟大。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会呕心沥血地想到时代命运,都会深切关注时代的发展,会对时代有着强烈的批判。似乎好小说都在是批判人类的不足,这样估计可以弥补过失而更好地促进时代文明。张仲秋深刻地意识到了这点之后,大胆地从两个侧面进行了渲染。不仅是在同情弱者,还对弱者不够坚强进行了批判。那些人的生活,那些被命运枷锁紧琐的生活,有些锁是打不开的。生了锈,或者丢失了钥匙。

《刘家老屋》显然不存在了。它的命运注定了会从地球上消失。我去北京地质博物馆的时候,思考过一些问题,我对地球的演变很感兴趣。当发现地球也会把山变河,再把河变成山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最终归属其实不是属于甲,也不是属于刘家老屋,其实是属于地球。生活在哪,在哪出生,或者在哪成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对待生活。每个环境都是特定的,也是自由的。有了这层自由思想,张仲秋等到退下来后写小说也就不会感到惊诧了。

评论家在评判小说的时候有几个致命的指标。有年龄,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一些显眼的标题,70后,80后等等,我可以肯定那些骄傲的70后和80后消失之后,90后绝对会占领时代风骚。有资力,比如某个省作家协会主席,断定他就是如何知名。又比如是某个大学教授,他就一定学术渊博。都不会用心去真正体验作者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思想,就像自然一样,缺少了水不行,缺少盐和铁同样不行。人体也是一样的。贯彻到我们的写作中,小说就一定行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也是不行的。如果文学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文学是鬼神之说,如果文学少了精神,这样的文学也不会有价值。之所以《聊斋》和《西游》能够流传千古,最主要的是让人的精神有了依托。而恰恰当现实遇到空虚时,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精神支柱。在《刘家老屋》里可以看到精神寄托的踪影,这也是小说成功的地方。

离开北京已经好些日子了。我依然念念不忘在北京的每一分钟,张仲秋先生是我此此结交的朋友。还得感谢他赠送于我的《刘家老屋》。离别的时候,我没有与张仲秋先生告别。在桌子上留了一张小纸条,祝愿他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好!我得补充一句,对于《刘家老屋》的建议就是写得太好。相信它是属于读者的,也会是属于甲。

作者简介:徐春林(1981-),男,江西修水,在职研究生,江西省修水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文学批评。

猜你喜欢

仲秋刘家老屋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羽翼
老屋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冀军校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基于Taylor弥散理论的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老屋夜雨
My Summer Holiday